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祖智慧/通讯员:占东东)2023年以来,东海县检察院对所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中不少涉罪未成年人、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人员、未成年被害人存在家庭监护不力问题,如何妥善解决未成年人监护问题显得尤为必要。我院及时推动开展留守儿童父母“归巢”工程,院党组将其列入年度重点项目予以推进,市检察院出台“心心点灯让爱归巢”行动实施方案,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归巢”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省、市、县三级检察院根据该事例拍摄主题微电影《归巢》,于2024年5月31日分别由省院、最高检微信公众号予以发布,相关工作做法被省院、最高检信息简报采用,我院“归巢”工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被检察日报刊载。“归巢”工程获评东海县党建惠民项目、平安法治东海“三方联创”重点品牌项目。2025年1月,“归巢”行动相关案例被评为省院“检护民生”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案例,并接受江苏省电视台采访。根据回访事迹撰写的《司法温情照亮归家路》被清风苑杂志采用。
一、聚焦提升监护质量,让涉案未成年人父母“归巢”
针对办案和工作中发现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因生活所需外出务工,无法有效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形,与人社局、妇联、团县委等部门进行对接,对工作中发现的留守儿童进行登记,对父母情况进行梳理,排查出愿意在本地就业的家长名单提供给人社局、妇联等部门,由相关部门帮助联系用工企业,实现本地就业;对于想自主择业的家长,引导其回到东海自主就业。经过工作,截至目前,已有80余名留守儿童家长在本地就业,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东海县检察院在总结前期工作基础上,联合县民政局、人社局等十六部门于2024年4月份出台《东海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建立常态化制度机制,为留守儿童父母“归巢工程”稳定持续实施汇聚合力、夯实基础。省、市、县三级检察院根据该事例拍摄主题微电影《归巢》,分别由省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予以发布,相关工作做法被省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简报采用,“归巢”工程被检察日报刊载。办理的张某越盗窃督促家长回归家庭案例入选省院“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二、聚焦保障兜底监护,为孤困儿童群体“筑巢”
针对办案和工作中发现涉案未成年人为孤困儿童情形,东海县检察院及时收集涉困儿童信息,及时开展司法救助,并向民政、妇联等部门移送线索,帮助申请低保、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待遇等,近年来东海县检察院共救助各类困境未成年儿童78人;在春节、六一节等节日期间,联合妇联、民政等单位走访孤困儿童,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书籍等物品;积极开展民事支持起诉工作,保障诉讼能力偏弱的未成年人平等行使诉权,近年来共办理35起民事支持起诉案件,帮助26名儿童追索抚养费13.86万元。
三、聚焦提升关爱服务质量,促涉案未成年人“回巢”
针对部分涉案未成年人离家出走、不愿接受监护、亲子关系紧张,但具备一定家庭监护条件的情况,东海县检察院联合学校、心理咨询师依法开展帮教工作,通过法治教育、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开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定期让部分涉案未成年人到检察机关进行思想汇报,了解其家庭情况,关注其学习和生活情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顺利回归家庭。针对在办案和工作中发现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存在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履行不当、不力等情形,东海县检察院近年来向存在此类问题的家长发出了109份《督促监护令》,联合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对30余名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督促和引导其正确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摈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学会亲子沟通,改善家庭氛围,营造良好监护环境。
四、聚焦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为涉案未成年人“护巢”
东海县检察院在办案中对发现存在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具有普遍性、社会性问题的,主动调研形成报告送县委、县政府,并探索以社会综合治理类检察建议、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形式督促整改履职,2023年以来,东海县检察院先后就未成年人义务教育阶段辍学、未成年人进入网吧、KTV、未成年人有偿陪侍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专项整治。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网络传播涉未成年人色情等不良信息的情况,与网信办、网警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配合机制,及早发现、快速处置网络上涉未成年人的不良信息,减少传播范围和社会不良影响。规范罪错未成年人矫治帮扶机制,加强与公安机关、法院配合,共同做好专门学校出校人员后续帮教工作,确保不再实施违法行为,通过与社会志愿者组织进行对接,吸纳社工组织参与未成年人帮教工作,并加强与基层社区、团委、教育等部门配合,构建立体化帮教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