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11月16日下午,由江苏省丹阳市委政法委、丹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丹阳市公安局、丹阳市延陵镇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庆祝“蒲公英之家”成立十周年暨现代丹剧《蒲公英》首演仪式,在丹阳市融媒体中心成功举办。
“在一支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中,有一支年轻的队伍,身着藏蓝,胸怀大爱,用爱心践行新时代平安使命。”活动在播放宣传片《火花似“蒲公英”绽放》中拉开帷幕。整场活动在江苏政法微博、荔枝云、丹阳公安视频号等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数逾万人次。所有直播间的观众,与演播大厅内的受邀嘉宾一起,在这个下午,感受到了“蒲公英之家”的真情大爱与丰硕成果。
“在这里,我呼吁全市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支持这项公益活动,共同将‘蒲公英之家’这艘巨轮驶向更为广阔的海洋,持续打造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为丹阳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仪式上,丹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倪荣锦深情致辞。他指出,十年来,在各级领导、志愿者们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支持和无私奉献下,“蒲公英”家族不断壮大,服务范围持续拓宽,保障措施相继落地,陪伴了一批丹阳莘莘学子成长成才,涌现了一批可爱、可敬、可学的先进榜样,为全市留守困境儿童撑起了一片蔚蓝天空。
随后,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镇江市文化馆创作调编部主任陶然根据丹阳市公安局创建“蒲公英之家”并持续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的真实故事改编,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导、镇江市知名导演周文明执导,二级作曲家、丹剧前辈邓彬作曲,丹阳市丹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倾情演出的现代丹剧《蒲公英》,在演播厅内精彩上演。
剧中,三位主角的角色都是编剧以现实人物为原型创作的。自幼失去父母的“曾琴”,小时候孤单寂寞,遭人白眼,不愿开口说话,在“薛警官”的陪伴抚慰下,愿意说话了,脸上有了笑容,还实现了上学的愿望。长大后做了游泳教练的“石磊”,小时候贪玩逃学,有一次游野泳差点溺水,多亏了“张所长”跳入水中,奋力将他救起,让他明白了什么是危险,再也不敢任性妄为。还有自述小时候看不到“前景”的“钱景”,一次意外,让他的胸口留下了增生性的伤疤,疼痒难忍、日益严重,多亏“张叔叔”和“薛警官”四处募捐筹款,将他送上手术台,帮助“钱景”赢得新生。三个人物故事,浓缩了党员民警志愿者的浓情与奉献,点出了成立“蒲公英之家”的重要意义:这是一项投资未来的事业,这是一项社会治理创新工程!
丹剧作为流行于江苏丹阳一带的传统戏曲剧种,具有朴实优美的曲调,以浓厚丰富的乡土色彩传承百年,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当现代丹剧与“蒲公英之家”相遇,原汁原味的“啷当”唱腔,朴素健康的美好故事,让所有观众陶醉其中,感动不已。首次完整演出的现代丹剧《蒲公英》大获成功。
活动中,大家还欣赏了由丹阳市行宫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和公安民警们共同表演的歌舞《蒲公英的歌》。这是一首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音乐系教授马小歌作曲、丹阳市公安局政保大队教导员张斌作词的“蒲公英”主题原创歌曲。悠扬的旋律、别致的舞蹈,让观众们深切感受到爱的浓情、爱的奉献、爱的传递。
现场还为十名“蒲公英”优秀学生、十佳“蒲公英”志愿者颁发了表彰证书,举行了“蒲公英人大代表联络站”揭牌,“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江苏省妇女儿童工作先进集体”两项新获荣誉的奖牌颁发仪式。
最后,在一曲慷慨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国人民警察警歌》歌声中,活动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是对“蒲公英之家”十年传承接力的总结,更是志愿者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接续奋斗的新起点。“蒲公英之家”将不断拓展活动载体和阵地建设,持续做好全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所有参与进来的志愿者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但一定不负使命,不负重托!(邵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