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4 16:41:37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专稿编辑:祖智慧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祖智慧/通讯员:宁宫宣 姜波)为更好服务省际毗邻地区群众,南京市公安局以江苏公安政务服务现代化试点项目为契机,在政务服务领域创新思路,积极与马鞍山市公安局对接,紧盯网络接通、人员保障、事项确定、统一标准等难题,集智攻坚、主动破题,依托江宁区丹阳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浦口区乌江苏皖警网融合服务驿站,历时三个多月,均建成“两省一街”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

2023年2月28日,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安局共同召开窗口揭牌启动仪式暨现场推进会,“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和“两省一街”乌江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同步揭牌,正式实体化运行。两地公安机关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一地办公,两地群众都可以来同一窗口办事办证。同时,两地公安“面对面”“坐一起”的工作模式,也为部分跨省事项办理“减时间”“优服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

今年截至目前,跨地域政务服务窗口运行情况:浦口分局“两省一街”乌江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共计办理各项业务1169件;江宁分局“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共计办理各项业务805件;“两市一窗”宝华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共计办理各项业务815件。“两省一街”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建成以来,窗口累计办理各项业务5399件,减少群众跑动时长890余小时。这一做法获得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省级媒体的关注报道,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南京市公安局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简称“综窗”),2020年7月开始建设,9月建设完成。目前,市局已完成全市143家派出所“综窗”建设,实现户籍、车驾管、出入境、治安等7大类209种情形的“一窗通办”。今年截至目前,143个派出所“综窗”共办理业务1205923件。

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大力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今年以来,按照国办要求顺利完成企业信息变更、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企业注销登记、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退休“一件事”。与南京市数据局、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共同研究,创新推出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变更更正“一件事”,将涉及6个部门的12个事项一表申请、一站办理。自8月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变更更正“一件事”试点以来,全市共有109位群众到窗口提出申请,各部门累计办理“一件事”联办业务217件。

围绕企业群众高频办事需求,以派出所“综窗”服务事项为基础,以群众需求为主线,将关联事项进行打包,形成了12项31个必联情形和15项80个可联情形,梳理形成27个111种“办事套餐”,切实通过业务整合、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为企业群众提供主题式、套餐式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派出所窗口累计提供“一起办”服务29.3万件,按照每件套餐节约申请材料1.5份、减少跑动次数2次计算,累计为群众减少申请材料43.9万件,减少跑动次数58.6万次。

在派出所“综窗”全面推广“一网通”“综窗”应用客户端,通过搭建内外网数据交互矩阵,方便群众提前知晓窗口排队人数、办理条件、网办情形等信息,也为窗口民警的业务办理提供了联办场景、申请材料、审核要点、图片示例等有力支撑,同时依托“一网通”实现“综窗”业务数据汇聚,为常态化开展数字化分析研判奠定基础。进一步跟踪群众需求,对一网通后台数据优化,并完成智慧叫号界面优化升级工作,叫号界面一键切换专业版本和简单版本,群众可以一键取号。截至目前,全市143家派出所叫号机界面已经全部升级到位,为下一步线上预约叫号全市推广奠定基础。派出所“综窗”通过“一网通”为群众办理业务超过138.2万件。

为提升政务信息便民服务水平,以“e照通”软件为载体,在原有电子证照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电子证照种类,运用16种网上功能凭证(内部证照14种,外部证照2种),为群众提供更多的电子证照查询、核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已累计为群众减免材料11.7万次,服务群众8万人次,其中调用电子身份证7.3万次,电子户口簿2.8万次。

在13个分局政务服务大厅、143个派出所“综窗”推广应用车驾管业务远程体检系统,实现群众窗口申请、医生远程体检、数据自动对接。同时,优化车驾管业务办理流程,实现驾驶证补换证业务“一站式”办理,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1年8月开始推广,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政务服务窗口通过“远程体检”办理车驾管业务98918件,累计为群众减少跑动14800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