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网讯 近日,湘潭市总工会办公室发布《关于2024年湘潭市“最美女职工”推荐结果的通报》(潭工办发〔2024〕12号),经各级工会组织推荐及社会化推荐,通过征求意见、资格审核、联合评审等程序,决定选树胡赛等50名同志为湘潭市“最美女职工”。
她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要让来院患者安心、放心、舒心,更要让社会认可。她对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二十年如一日,心系患者,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她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正直率真的人格魅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人民群众交口赞誉,堪称医生的楷模。
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
“主任,现在有一个很重的病人……”“主任,麻烦过来出急诊”这样的电话,经常在半夜及休息日响起。可能有时才刚睡下去,电话就来了。半夜、凌晨、节日…无论是什么时候,她都会询问患者的情况,一边电话指导值班医师进行治疗,一边赶去科室,“开放静脉,打开呼吸道,气管插管…”每一步的抢救她都有清晰地思路。有人问过“你累不累?”,她总是笑着回答:“病人抢救成功了我就觉得不累”。一次,一个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经过及时快速抢救,患者恢复了生命体征,但病情一直不稳定。为了更好地观察病情,及时救治,胡主任坚持在病床守护一天一晚,在她的悉心治疗下,病人终于转危为安,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只是胡主任日常工作中所发生的一件平凡的事情。她时常会碰到类似的事情,酒醉不醒人事、癫痫突然发作、意外伤害事故等等,不论是什么样的病人,不论有钱无钱,只要医院“120”急救电话响起,她都一视同仁,尽力去抢救。在病人遭受疾病的折磨和痛苦而无亲人在旁陪伴时,是她给予病人无偿的支持和帮助,给予病人心灵的寄托、依靠与希望。胡主任平时言语不多,默默工作,热爱自己的事业,但是,对待病人,总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视病人为亲人,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没有比患者更重要的人
2022年12月新冠疫情爆发,湘潭市六医院门急诊部就诊人数激增,每日急诊人数上涨至200余人次,较往常增加了3倍。门急诊部成为急危重症患者来院就诊的最前沿,更处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面对急于救治的每一位患者,我们只有全力以赴,再苦再难也必须打赢这次硬仗!”作为湘潭市六医院门急诊部的领头雁,胡赛主任不顾自身病重,带病坚守岗位,以科室为家,认真统筹,事必躬亲,不曾休息。科室内30多名医护人员的排班、培训,设备和物资的调配,各类操作流程的细化,工作流程的完善、危重症患者的处理等等……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其中。“医生、医生,快来呀!有人癫痫了”。每日的急诊间充斥着呼喊声、各种仪器设备的声音,此起彼伏。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她带领科室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帮助患者转危为安。在具体施治过程中,一方面结合诊疗方案,另一方面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调整治疗方案,有效降低了轻症向重症的转变,改善重症患者主要症状和相关指标,减少向危重症转变,降低病亡率。只要没有倒下,就绝对不会撤退!在抗疫最艰难的时刻,面对日益繁重的救治任务,她全力克服困难坚守在抢救一线,用钢铁一般的意志,践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坚守着与生命赛跑的门急诊岗位。
没有比医学更深的情
几年前,荷塘乡一位年轻患者,脑出血严重昏迷住院,胡赛当时是主管医师,面对患者病情危重,且无住院费用情况下,她日夜守护在病房,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治疗,终于使病人转危为安,后期面临康复难题,她又不断潜心钻研治疗方案,终于患者在1个月后顺利度过了出血关、水肿关、感染关、康复关,并恢复自理能力,胡赛医师以精湛的医术拯救了这位年轻男性垂危的生命,并让其回归家庭、社会。家住湘潭县泉塘镇的戴某某,年仅40岁,入院时已经生命垂危,扩张型心肌病、心脏严重扩大、大量心包积液、心功能4级、重度贫血。无力支付医疗费用,不愿转上级医院,胡赛作为主管医师,倾尽全力为其制定治疗方案,住院期间为其送衣送食,每日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经过20余天全力精心治疗,患者终于平安出院。出院后又因无复诊检查费用,胡赛多次与医院及功能科协商,均免费为其复诊,经过详细耐心地诊治和每个星期电话回访,5个月后患者心脏大小恢复正常,心功能完全恢复,患者及家属开心地笑了,并且送来了感谢信及锦旗。生命是如此脆弱又如此坚强。
待病人如亲人的她收获了太多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和锦旗。“每当看到患者痊愈时温暖的笑脸,就会感到无比地欣慰。”胡赛说,“我会一直坚守从医的道路!因为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