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9 17:22:44 来源:本网专稿编辑:王阔

改革网河北讯    近年来,武安市打开解放思想“总阀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培育22个乡镇和工业园区深度挖潜特色产业优势,利用项目建设激活“内生潜力”,促进“一二三产”协调发展。

以冶陶镇为例,作为革命老区,围绕乡村振兴总蓝图,大胆创新体制机制,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树立品牌增竞争,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迸发出新活力。冶陶镇循遵地理环境和产业基础客观规律,项目摆布和产业布局因势利导,着力构造“一廊(南洺河钢焦转型升级产业走廊)+两沟(琅矿和安子岭沟域经济特色种养殖 )+三大片区文旅(红色文化+古典村落+生态康养)新业态新版块,整合优势资源赋能经济“新动能”。

钢焦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走廊日益成形

该市依托传统工业基地,瞄准尖端项目,加快钢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装备先进,品质优良的高端智能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着力推动烘熔钢铁1580高炉升级改造项目和文安钢铁特种合金钢项目,推动宝烨焦化5000吨/年C0特制戊酸项目、废水深度治理二期项目快速落地达效,不断提升煤焦产业深度延链和循环清洁生产技术水平。把握邯钢毗邻冶陶历史机遇,配套建设陆全科技智慧物流园项目、宝烨绿色物流仓库,打造现代智能综合性服务业新高地。马村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冶陶红色服装加工厂等项目建成投产将让更多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项目带动工业走廊转型升级。

擦亮农业特色产业品牌  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一村一品”推动沟域经济快速发展。打造了琅矿沟5000亩高端鲜果产业带、七水岭“千亩梅花椒”产业带、安子岭“连翘元宝枫”中药材产业带,注册“七仙聚”和“果秀青山”等特色农产品商标。依托佛龙山高海拔和水土优质地理环境,向苑府村、琅矿村、花果山延伸,逐步形成“一区三基地”发展模式,精心培育出南山沟三宝玉露香梨、中秋王苹果、水蜜桃达2000余亩,年产精品水果20余万斤,销售额达200万元,盈利50万元以上,采用“品牌推广+网络直播+订单供货”方式,推动七水岭大红袍花椒、核桃、黑枣、柿子等“百万斤”干果产品远销上海北京广东等一线城市,擦亮叫响冶陶名优特农产品招牌。加快大峨峪村和岭底村3000亩蚂蚁森林项目、新安庄村西门塔尔牛、苑府村武安山羊保种基地、东安庄优质酸枣、红门道地中药材等一批特色项目快速落地和规模化推广,打造特色农产品“集体主导+电商运营+企业订单”运营模式,构筑南山沟生态新屏障,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自主转变能力。

打造地标性知名文化品牌,拉动产业发展。冶陶镇大力推广实施“知名文化地标+精准产品定位+辐射带动能力”思路,借助安子岭灯光秀和网红打卡地人流、物流、网络流量既定优势,加强与文旅开发商战略合作。依托景点知名度和开发商人脉资源,在周边地区开辟“安子岭扶贫助农销售窗口”单笔走货10万元太行花椒、石磨面粉等特色农产品,有效解决了山货“出山难、价格低、无收益”难点,为其它村提供了可资学习借鉴的模板和形式。依托冶陶精品红色村和定向政策扶持优势,建成投产红色服装加工厂,全部达标后,可以解决80余人就业问题,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至少10万元以上。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打造三大文化片区

武安市依托千年古县革命老区历史资源、古石寨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和优质山水自然资源让三大文化片区焕发新活力。

打造开发放性红色文旅开发区。冶陶镇拥有“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是全国百条精品红色线路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全力构建融革命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红色旅游为一体红色教育基地,深度挖掘黄土窑防空洞、制图室和练兵场等战争遗址修复打造,结合“兵器展览馆”筹建和真人CS军事游戏场开发,让不同年龄段的旅游消费群体感受革命洗礼和现代军事“沉浸式”真实体验,把革命资源变成文旅产业优势。

构建古典“文旅”深度融合产业集群。围绕三个千年古石寨,以古北水镇为建设蓝本,打造“古典水墨石寨、诗意充盈不夜城”网红打卡地和乡愁文旅首先地。加快二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步伐,重点建设特色美食一条街,精心打造烹茶室、原生态体验馆、精品民宿、手工作坊等原汁原味北方村落文旅新品种,力争成为全国知名风景旅游区、美术写生地和研学基地。固义傩戏对标学习“平遥印象”、“大唐不夜城”等创意文化典范,从古城保护、包装设计、文化构思和演出形式等方面借鉴成功案例,打造融历史情景、古风民俗、故事传説和灯光音效为一体“北方傩文化现代情景剧”。

营建“十里果岭”康养度假休闲区。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通”两沟十里果岭天路”大环线,多元整合梯田到顶玉阳山、古娲皇宫、状元居、宇绿源生态采摘园、花果山等名胜古迹,构建“春观花、夏摘桃、秋采梨、冬赏雪”四季常游常新格局,形成“文旅融合、康养度假、一村一品、步步皆景”山水共连乡愁浓郁沉浸式旅游新模式。

武安市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