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12日,成都市新津区“津金同心·共同富裕”产业帮扶签约仪式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举行。会上,五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金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水务局等相关单位共计签约7个产业帮扶协议。按照协议,各签约方将在小金苹果产业开发、苹果共享农庄深度合作、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小金牦牛全产业链开发、小金高原葡萄酒产业开发、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度假产业开发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为小金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动能。
2016年8月,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成都市新津区结对帮扶阿坝州小金县。结对帮扶期间,有着“超级绿叶”美誉的新津区始终坚持自己所能、小金所需、群众所盼、未来所向,不断创新帮扶理念,接续组织实施帮扶小金县项目,大力实施金牦牛、金苹果、金玫瑰、金旅游“四金”工程,极大增强了小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值得关注的是,新津区2019年把在天府农博园核心区张河村探索形成的“互联网+共享经济”成功模式复制到小金县,发挥天府农博园“窗口+基地”平台作用,依托小金在地资源,推动“互联网 +共享农庄”模式在小金县沃日镇木栏村推广,形成“农博+小金·苹果共享农庄”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奔康新模式。
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经验,新津选派农村股改实操专家赴小金县木栏村“面对面”指导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完成项目选址地27.24亩土地丈量和地面附着物清产,并折价入股“农博+小金·苹果共享农庄”项目,入股农户每年可获得1.2万元/亩的项目保底收益。同时,按照“政府主导、村集体牵头、农户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小金县组建了木栏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乡村旅游民宿运营平台途家进行运营,形成“本地国有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资本”的管理结构,增强了“造血式”扶贫动力活力。在此之期间,新津通过引进斯维登、途远、途家、途礼等品牌企业,建成25栋“星空房”特色小木屋及观光栈道、餐饮购物、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升级“小金出品”品牌,统一供销小金农特产品,示范带动藏民改造首批非标民宿5户,开发农事体验区10个,建成集休闲观光、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产品销售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自2019年底试运营以来,精准导入游客10万余人次,销售当地特色农特产品40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分红68万元,带动人均增收2300元以上。
据新津区对口支援工作队领队、小金县委常委、副县长周振林介绍,工作队始终把推动小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旗扛在肩上,坚持“既授鱼、更授渔”,巧妙运用“新津办法”解决小金问题。全力构建产业互补、人才互助、观念互通、发展共赢的对口支援新格局。今年计划实施项目19个,预计投入1005万元年度帮扶资金,预计吸引社会投资1000余万元。着力建设小金新名片、激发新活力,打造更多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小金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刘明刚说,在新津的无私帮扶下,小金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三年在全省脱贫攻坚综合成效考核评定为“好”,2021年荣获州级乡村振兴先进县。新津倾力支持和帮扶小金,在小金脱贫攻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津篇章”。
进入新发展阶段,小金正在思考依托“五大主导产业”(小金苹果、高山玫瑰、酿酒葡萄、高原牦牛、生态蔬菜),发展壮大因区位优势较差导致发展滞后的沟域乡镇经济。同时,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7个产业项目帮扶协议的签定,不仅为小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跨越赶超带来了新机遇,也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创了互利共赢新格局。成都市新津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胡建平在签约仪式上致辞时表示,结合当前实际,新津已会同小金科学编制完成了《成都市新津区对口帮扶阿坝州小金县规划(2021—2025年)》,五年间将投入帮扶资金5300余万元,深化“一家人·一家亲”全域结对共建行动,着力为小金培育带不走的特色产业、培养带不走的人才队伍、留下带不走的民族情谊,积极为小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新津力量。(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王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