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8 20:14:14 来源:本网专稿编辑:四川

美丽的口袋公园、宽阔的体育广场、热闹的购物中心……近日,走进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优美的社区环境、浓厚的生活气息、悠闲自在的居民,不禁让人感叹城乡结合部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以开展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专项治理为契机,大力推行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集体经济分配改革,充分激发居民群众自治活力,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效。

“我们在17个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大力推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改革,每年计提社区集体收益的10%作为社区治理专项资金,探索打造社区环境提质、服务增效、考核激励‘三大治理金’,让广大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红利,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涪城区区委城乡基层治理办专职副主任杨麒介绍。

环境提质金“舒心”

“坏了的路修好了,走起来舒服,绿化也多了,还修建了公园,散步健身都有地方去了”。日前,正在城郊街道新庙社区体育公园打乒乓球的王大爷高兴地说。

据了解,涪城区在绵阳市率先组建社区规划师队伍,对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逐一制定社区更新三年规划。细化垃圾库扩容、断头路打通、广场建设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建设项目40余项,为社区建设打牢规划基础。

“我们引导社区每年计提社区治理专项资金的45%,用于老旧房屋改造、道路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基础设施老旧、滞后等问题。同时,加大口袋公园、健身广场、购物中心等生活服务配套建设,不断满足居民高品质多元化生活需求”。城郊街道组织宣传统战委员江超说。

2021年以来,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新建口袋公园2个、休闲广场2个、体育公园1个,改造升级综合市场3个、购物中心1个,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服务增效金“暖心”

“现在到社区办事太方便了,不用爬楼梯,在一楼大厅就能把所有的事情办完,闲着没事还能过来烤烤火、喝喝茶、看看书,太贴心了。”近日,正在城郊街道平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的刘阿姨满足地说。

近年来,涪城区在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创新“下楼-入巷-到户”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计提治理专项资金的40%用于加强阵地建设、购买服务、帮扶兜底,持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我们平均每年计提专项资金约60万元,自主实施服务阵地提档升级和亲民化改造,让阵地‘下楼’;大力购买专业化社会服务,让各类公益活动走进大街小巷、小区院落;每年斥资34万元,为社区居民全覆盖购买城镇居民医保、小额意外保险,让每一户社区居民都能享受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城郊街道三里社区党委书记王太贵介绍。

据介绍,涪城区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每年预算专项资金200余万元,用于购买居民社会保险、发放困难救助金、开展城镇困难群众精准帮扶等,每年惠及居民上万户,有效打破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能享受集体收益的传统,实现集体经济红利全民共享。

考核激励金“聚心”

“规则是大家一起定的,分数是大家一起评的,考评结果大家都认可,让表现好的、做了贡献的人享受更多实惠,我们服气。”石塘街道古井社区居民方艳看着积分公示栏激动万分。

据了解,涪城区在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大力推行积分制考核管理制度,每年计提专项资金的15%作为积分制考核激励金用于规范和引导居民行为。

“我们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积分管理考评小组,让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积分自评互评。创新‘红色指数’评价法,制定遵纪守法、社会公德、环境保护、房屋管理等多项指标对居民考评积分,对积分排名靠前的居民予以资金奖励,同时,优先提供劳动就业、技能培训、参军入伍、惠民帮扶、信用贷款等方面优惠政策”。石塘街道古井社区党委书记肖隆君说。

通过开展积分制考核管理,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责任感、归宿感和荣誉感,有效激励引导居民遵纪守法、崇德向善,构建起社区党组织领导、集体经济支撑、居民共同参与的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格局。(杨海燕 中国改革报四川记者站 蒋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