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来宾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出发点,以调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积极性为突破口,创新推行“一组三会”村民自治机制,建立以“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党引民治”治理模式。
强化引领,搭建基层治理全新框架
坚持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建立“一组牵头,三会联动”的基层治理新框架。一是建堡垒强引领,建立自然村党组织。严格按照自然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大力推行自然村党组织建设,坚持从有热心、有能力、有威望的党员中选拔自然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由党组织牵头确定议题提交户主(代)会决议。目前全市共有自然村党组织3960个。二是搭平台集众智,成立自然村户主(代)会。户主会由自然村全体户主组成,农户较多或居住分散的自然村可以设立户主代表会,户主代表按户数推选,户主(代)会是“一组三会”中的决议决策机构。三是聚能人干实事,成立自然村理事会。成立自然村理事会,设置理事会成员3-5名,其中理事长1名,由户主(代)会推选产生,理事长一般由村民小组长兼任,成员由组织能力强,想干事能干事的村民组成,理事会是“一组三会”中的执行实施机构。四是强管控谋长效,成立自然村监事会。设监事会成员3-5名,其中主任1名,一般由村中“五老”(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老军人、老教师)、人大代表等组成,户主(代)会推选产生,不能与理事会成员交叉任职,监事会是“一组三会”中的监督机构。全市5429个自然村已建成“一组三会”。
规范运行,创建基层治理自治机制
实行由党组织牵头提议,户主(代)会决议,理事会组织实施,监事会监督落实的村民自治新模式。一是倾听民众心声,征集民间智慧。自然村党组织通过村民微信群、集体座谈、上门访谈、意见箱收集等线上线下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听取和征集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并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村级重大事务、专项工作部署,确定议题提交户主(代)会决议。二是尊重群众意愿,集体讨论协商。户主(代)会根据自然村党组织确定的议题,召集户主或户主代表对议题进行协商决议,户主或户主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参加会议为有效,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议事项一般经到半数以上人员同意方可实行,涉及到具体农户利益的事项需经当事人同意后方可实行。推行“一组三会”以来,全市共决议村级重大事项7510件,为党员群众解决问题8473件。三是执行集体决议,进行全程监督。理事会根据户主(代)会决议的事项,根据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等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组织人员实施,严格执行户主(代)会的决议;监事会负责对户主(代)会决议事项的执行进行全过程监督,并及时把理事会执行的结果在公开栏等人群密集的场所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明确重点,构建基层治理保障体系
一是坚持服务宗旨。明确“一组三会”要做好为民办事服务承诺,突出“五个促进”工作重点,即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促进环境卫生改善,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促进村民发展致富。二是规范议事内容。坚持“四议四不议”的议事原则。“四议”即公共矛盾可以议,秩序管理可以议,公共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可以议,重大事务可以议;“四不议”即涉及党的政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事项不议,党委、政府有明文规定和要求的事项不议,明显带有歧视性、明显不公平的事项不议,须村民代表会议审议的事项不议。目前全市自然村党组织确定提交户主(代)会决议议题累计9000余个。三是做好阵地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充分利用闲置的小学教学点、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自然村公共用房等场地,建设成为自然村组织活动场所,并配套设立自然村公开栏。全市有组织活动场所的自然村有2393个,共设立自然村固定公开栏587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