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共商能源发展大计 擘画绿色发展未来

——来自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及配套活动的报道

□ 本报记者 张海莺

日前,万物并秀的黄梅时节,一场能源领域的盛会——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及配套活动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这是配合今年上合组织元首峰会召开的能源领域高级别会议,也是中国2025年能源领域主场外交活动之一。

这场主题为“创新融合、能动未来”的会议举办期间,中外企业签约25个项目,签约金额约400亿元人民币,总装机规模达1200万千瓦。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深化国际合作、共谋绿色发展已成为广泛共识。

上合聚首:谋能源合作新篇

跨越山海,相聚宁波。

会议期间,近20个上合组织国家的能源主管部门负责人、相关代表、驻华使节、企业、高校、智库高级别代表和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交流各国在推动能源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共商上合组织国家能源合作未来。

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表示,近年来,中国与各方一道,持续推动能源合作取得新成果,为区域繁荣作出积极贡献,彰显上合组织在构建公平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为切实深化区域能源合作、助力能源转型发展,王宏志提出4项建议:坚持公平公正,强化能源领域政策沟通协同;坚持互信互认,提升能源贸易投资合作水平;坚持互惠互利,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合作;坚持共建共享,持续改善民生用能服务保障。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表示,上合组织国家高度重视能源领域合作,上合组织框架下一系列能源领域成果文件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发展跨境能源基础设施,加强能源安全,采取综合、有序的能源转型方法,提供融资支持,提升能力建设。希望本次会议能够为挖掘上合组织国家在能源领域的潜力提供良好契机,并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会议是凝聚区域智慧、共襄能源合作盛举的重要平台,旨在共商能源发展大计,擘画绿色发展未来。”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说,这也是中方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化区域能源命运与共的务实举措。

绿色为基:打造能源共同体

此次上合组织能源部长会不仅是重要平台,更成为推动绿色项目落地的关键契机。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埃及等上合组织国家的能源主管部门负责人不仅晒出各国能源转型“路线图”,更披露多项中国企业参与的跨国绿色项目落地进展。

“中国企业在阿塞拜疆能源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以承包商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为阿塞拜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阿塞拜疆能源部部长沙赫巴佐夫介绍,阿塞拜疆已经与中国企业签署多项合同,涉及太阳能、海上风能、电池储能系统以及电网等领域。

沙赫巴佐夫透露,中国企业已签下阿塞拜疆2.3吉瓦的风电厂和太阳能电厂,以及2吉瓦里海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开发大单。其中,最具突破性的是联合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跨国项目——跨里海绿色能源走廊,将建设海上风电并连通欧亚电网。

预计项目建成后,东亚、中亚的绿电可经阿塞拜疆直供土耳其及欧洲市场,提供大规模的不间断的可再生能源供给。“阿塞拜疆与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体现了两国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共同愿景。”沙赫巴佐夫说。

作为跨里海绿色能源走廊这一项目的参与方之一,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部长米尔扎马赫穆多夫在演讲中同样提到了“绿色走廊”。

“我们推动绿色走廊同中国的能源系统进行对接,推动建立统一的丝绸之路能源空间,将东南亚和中亚连通起来。我们正在推动可持续的能源合作,这也符合上合组织各国的利益。”米尔扎马赫穆多夫表示。

“在能源转型和构建绿色经济过程中,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们用于绿色能源的几乎所有技术解决方案和设备,都来自中国。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在多个领域共同推进了20多个能源重点项目,涵盖热电站、水电站等传统能源设施,以及太阳能、风能、电池储能系统、输电线路与变电站等可再生能源领域。这些成果不仅印证了中国作为能源合作关键伙伴的地位,更凸显其是值得信赖的可靠伙伴。”米尔扎马赫穆多夫告诉记者。

“我们在能源领域进行变革是一个必选项。”埃及电力部长马哈茂德·阿斯马特介绍了该国能源领域的发展愿景,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升至42%~60%。

借此次会议举办契机,马哈茂德·阿斯马特向中国企业发出盛情邀约:“诚挚邀请中国公司参与埃及能源领域的建设。”

低碳共富:期待复制宁波经验

2组线路、5个调研点位,作为上合组织能源部长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来自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科威特等上合组织国家的政府官员、能源企业高管及研究机构代表走访了宁波市龙观乡李岙村、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极氪梅山工厂、梅东码头、宁波东方电缆未来工厂。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一路议,为深化上合组织框架下的能源合作探寻新机遇。

——看民生场景的“瓦上发电”。

索海尔·汗一行走进宁波市海曙区,实地调研龙观乡李岙村、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地,深入了解海曙区在乡村低(零)碳生活、能源数智化等领域的实践成果。

作为全国首个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村,两年前联合国组织前来李岙村考察时曾称赞“晒着太阳奔共富”。记者抬头望去,362户村民的屋顶上,都安装着光伏板。自2014年整村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式以来,全村的年发电量约为60万度,每年能够为村集体带来大约50万元的收益,这些收益由全体村民共享。

索海尔·汗对这种“能源生产—智慧管理—场景应用”的闭环模式印象深刻,他一边饶有兴味地和李岙村负责人现场交流,一边竖起大拇指频频点赞。索海尔·汗表示,期待这一模式在全球复制。

同行的巴基斯坦电力规划与检测公司总经理图法伊尔·艾哈迈德·谢赫同样对李岙村赞不绝口:“我们希望获得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把这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引入巴基斯坦。”

作为为李岙这个光伏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宁波光年淞盛能源集团董事长周松成表示,南亚国家日照充分,自然禀赋好,但多停留在组装产品来建设电站的初级阶段。“目前,我们正致力光伏基站一体化,拓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丰富应用场景。公司正考虑在南亚国家设立机构,利用天然阳光切实解决当地民众的供电难题。”

——看工业领域的“绿色工厂”。

在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极氪梅山智慧工厂,外宾们走进总装车间,领略了汽车制造的智能化与绿色化融合:智能小车沿着预设轨道快速穿梭,将各类配件快速运送至指定位置;工业机器人伸出灵活的机械臂,凭借先进的视觉识别技术,迅速抓取零部件,精准定位后快速完成安装。

被占地10万平方米、高度智能化的汽车制造“堡垒”所震撼,科威特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兼参赞亚伯拉罕·阿尔纳对工厂规模之大、自动化程度之高连声称赞。

哈萨克斯坦Grata国际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古丽努尔·努尔凯耶娃更是用行动表达了对中国新能源车的喜爱。“当前,中国车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很受欢迎。来中国工作后,我已经将两辆油车换成了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

2025年是“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站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本次会议不仅是能源领域的交流盛会,更标志着上合组织可再生能源合作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相关报道见2版)

2025-07-04 ——来自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及配套活动的报道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2023.htm 1 共商能源发展大计 擘画绿色发展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