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宝
由气候组织主办的第二届亚洲行动峰会日前在新加坡举行。峰会期间,气候组织第二届亚洲行动峰会全球绿色电力消费倡议(简称“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色电力证书(简称“中国绿证”),并与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简称“水电总院”)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认可中国绿证对企业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目标的重要作用。
会上,水电总院总经理易跃春与气候组织首席执行官海伦·克拉克森现场签署了双方深化合作谅解备忘录,表达了双方致力于利用中国绿色电力证书推动绿色电力消费的合作愿景。
我国绿证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日前在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政策宣介会上表示,当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绿证既是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的“身份证”,也是企业能源转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承诺书”,既是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通行证”,也是企业增加绿色收益、提升形象和产品竞争力的“增值卡”。对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服务企业积极融入全球绿色产业链具有重大意义。近两年来,随着绿证制度加快完善,我国已构建起全范围覆盖、全周期闭环、全过程透明、全环节高效的绿证制度体系,从制度及运行机制上保障绿证的权威性和唯一性。
据悉,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1个绿证单位等于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绿证制度推出以来,绿证市场在我国快速发展。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浙江省嘉善县天凝城镇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引入绿证交易机制履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2024年,该企业累计购买绿证超7.3万张,约消费可再生能源电量7300万千瓦时,有效促进用能结构优化,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双赢。
粤港澳大湾区同样是培育绿证市场的先锋队和主力军。“粤港澳大湾区是南方电网的负荷中心,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绿色电力消费需求十分旺盛。”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表示,南方电网持续优化以调度运行计量系统和交易中心数据为基础的绿证核发机制,拓展绿证应用场景,绿证“西绿东输”趋势显著,政策保障与市场工具协同效应凸显。
今年以来,我国绿证市场活力持续增强,绿证应用需求不断释放。2025年一季度,全国绿证新增交易2亿个,同比增长6倍;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绿证累计交易7.53亿个,同比增长4.5倍。绿证消费主体范围显著提升,80%以上消费主体来自制造业和能源行业,遍布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居民绿色电力消费意识不断增长,截至2025年4月底,居民自主购买绿证超270万个,绿色电力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中国绿证已形成溯源管理体系
易跃春介绍,中国绿证制度从2017年开始实施,经过不断健全完善,目前已形成了包含“建档立卡、绿证核发、绿证交易、绿证应用、绿证核销”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体系,推进绿证各项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目前,绿证的主要用途有两方面:一是用于绿色电力消费,企业购买后可用于支撑大型赛事等活动,打造绿电工厂、绿电园区等,提高企业产品绿色竞争力。推动企业纳入ESG报告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报告,体现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二是用于核算电力消费、能耗核算,与消纳责任权重衔接,考核省级消纳权重、电解铝等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核算,以及做好与碳双控制度衔接,为碳排放核算、碳足迹计算等提供支持。
“此次合作是中国绿证国际化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将深化中国与国际组织在绿色电力消费技术标准方面的衔接,提升中国绿证的国际认可度,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并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中国力量。”易跃春表示。
海伦·克拉克森高度赞扬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她表示,气候组织发起的RE100倡议是一项全球企业可再生能源倡议,汇集了约430家致力于100%使用可再生电力的大型企业。气候组织协助中国相关部门推动中国绿证体系全面符合RE100技术准则,意味着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国际RE100成员及其供应链伙伴,如今都可以放心采用绿证,更便捷地核证其采购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精准追踪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目标的进程。这一进展将显著加速众多企业的绿色转型步伐,标志着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气候组织能源系统主任SamKimmins强调,“中国绿证市场的成熟为在华企业实现RE100承诺提供了新选择,这将重塑全球绿色供应链格局。”
本次双方共同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旨在共同推动中国绿证国际化进程,加速企业绿色电力消费转型。基于各自在绿色电力消费、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国际合作及企业可持续发展行动等领域的优势,双方将深化合作,重点推进绿色电力消费的应用推广与国际经验交流,助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强交流加快推动中国绿证走出去
此前,由于中国绿证和RE100两个体系在技术认定方面存在差异,自2020年以来,RE100一直对中国绿证实行有条件认可,相当多的中国出口型企业购买GEC的意愿受到影响。此次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源于双方对中国绿证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认可,不仅简化了在华企业使用中国绿证声明绿电消费的流程,更是中国绿证国际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据了解,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继续完善配套政策,压实消纳责任至重点用能单位,加快研究出台非化石能源电力消费核算办法,组织做好绿证价格监测,推动电碳证更好衔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开展绿证交易和绿证合理流动创造基础条件。各绿证绿电交易平台要完善平台绿证绿电交易细则,优化交易机制,结合企业、居民实际需求创新交易品种、方式和期限。各电力用户特别是重点用能企业要履行绿色发展责任,通过绿证绿电交易主动参与绿色电力消费,为“双碳”目标实现添砖加瓦。各方要持续加大绿证宣传推广,加强政府间交流,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主动与国际社会开展务实交流与合作,加快推动中国绿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