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袁小峰报道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黑龙江省以改革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黑龙江省疾控局自2024年1月正式独立运转以来,持续推进以“大卫生、大健康、大疾控、大监督”为内核的改革,疾病防控的“龙江模式”不断焕发新活力。
体系重塑:从“单打独斗”到“全省一盘棋”。重新核定黑龙江省疾控中心编制数量,优化调整30个内设科所,机构核心职能进一步加强;市、县疾控中心与卫生监督机构全部完成整合,建立监督监测协同工作机制,实现“1+1>2”的目标。坚持“全省一盘棋”思想,建立卫生健康与疾控行政部门分工协作机制、制修订工作制度50余项,形成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功能完备的疾控工作新格局。
机制创新:跨境联防与“处方权”破题。始终坚持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巩固扩展全省“三公(工)”协同流调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口岸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有效降低传染病疫情输入和传播扩散风险。在医防融合机制探索上,选取4个市(地)11家医疗机构开展试点工作,总结大庆油田总院“五融合”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2024年12月,哈尔滨市双城区胜丰镇卫生院开出全国第一张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标志着公共卫生医师从“幕后监测”走向“临床决策”前台。
能力跃升:从“硬件升级”到“铁军锻造”。在项目谋划上,依托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建设的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正式落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标准研制特色实验室获得批准并成为七个国家级食品特色实验室之一,省统筹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功能建设日趋完善。在队伍建设上,1人入选国家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支持项目,分领域选聘10名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建立“传帮带”机制,共培养公共卫生人员1126名。在应急处置上,140支基层应急小分队在187次演练中锤炼出“2小时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