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龚成钰报道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广西“人工智能+”行动场景创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今年2月份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启动人工智能开放场景征集工作以来,在各地各部门推荐的上百个清单基础上,按照场景的成熟度和可行性,遴选并发布2025年第一批共16个开放场景清单,涉及农业、制造、交通、能源、文旅等5个重点领域。
据介绍,此次推出的1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绝大多数属于企业投资项目,在市场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有一定代表性。比如,农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广西特色作物全产业链场景,依托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由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攻关,推动农业绿色智能生产,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拓展与东盟国家合作空间。
广西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吸引国内外人工智能研发和产品能力向广西汇聚集成。推进人工智能产品突破,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建设国内智能产品重要生产基地。开展“AI+行业”共性场景需求研究,争取在糖业、钢铁、有色、汽车、机械、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打造一批“AI+研发设计、计划调度、质量管控、设备管理”等工业应用场景,开发应用一批垂直领域模型,让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国际合作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