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国网山东平阴县供电公司召开2025年创新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改革部署,锚定“创新示范引领,打造卓越深化改革实践”目标,动员全体干部员工争创高质量示范,为公司深化改革卓越落地行动注入了强劲创新动能。
塑优卓越创新生态,打造创新“新格局”。建立“专业主导+专业联动”机制,动态组建了“技术攻关型”“服务提升型”“管理优化型”柔性团队,构建“柔性团队+创新平台+激励机制”运作机制,着力破解智能运检、新能源消纳等重大技术难题。实行“团队月度碰头研讨+公司季度总结部署”过程管控,探索主产融合、自主可控项目等资金支撑通道,设立创新专项基金,为重点项目研发扫除资金障碍。优化创新专项考核细则,突出创新工作过程性评价激励,增加创新贡献度在人才评选、评先树优中的比重,优先保障创新突出贡献人员参与职工疗养,有效激发改革创新活力。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创新“源动力”。聚焦科技创新技术难点,组织创新骨干深入电工能源公司、浪潮集团等先进单位,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新业态。与山东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开展二次“请进来”创新内部培训宣讲,紧密围绕生产、服务、管理实际,精准聚集痛点难点问题共同探讨技术路线,实施协同机制和预期目标。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与电工能源公司对接研讨,选择典型区域和典型场景研究形成“零碳乡村”技术方案,在特色旅游村北石硖现有“光储充”基础上,建设独立运行的直流微电网,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电力的就地消纳。进一步加快农村电网智能化升级改造,积极探索新能源多场景应用,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用户侧储能、“光储充”一体化停车场等,实现全村100%绿电供应。
培育高端人才队伍,筑牢创新“强支撑”。制定公司专家人才评选培育方案,划分设备运检、电力营销、电网建设等8个专业,通过人才称号、创新成果、竞赛调考、荣誉、绩效评定等五个维度,对后备人选实施“一人一策”积分制跟踪评价。动态优化青年人才库,深化“一人一档”精准培育,打造以研究生为引领、业务骨干为基础的科研攻关柔性团队,确保青年员工担任科技项目负责人的比重不低于60%。充分发挥外部科技创新资源作用,校企协同开展高水平项目研发,联合申报省市科技项目,主动推进高质量科研产出。发挥劳模工匠“传帮带”作用,建立常态授课机制,利用工匠学院、创新工作室等资源开展38人次培训,提升青年骨干、专家人才创新项目参与度,为深化改革创新做好人才储备。(郭峻峰 易 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