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一季度经济:“企稳、回暖、增强”成为关键词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图为消费者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一零食店选购零食。 新华社发(薛莹莹 摄)

□ 本报记者 程 晖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当日,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举办“2025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与会专家针对一季度经济数据,围绕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据展开分析与研判,企稳、回暖、增强等成为关键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王微在会上表示,一季度国内消费企稳态势延续,结构调整向上,向新势头不改,政策加力显效。作为衡量消费的主要指标,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较去年全年增速高出1.1个百分点,是实现消费市场发展企稳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稳”的基础也在变好。从居民收入看,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长跑赢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收入水平改善,国家提高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的政策也在加快落实,为提振消费提供了稳的基础。

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继续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延续了持续向服务消费转型升级的态势。春节假期期间,居民出行度假、文化娱乐及体育健康消费持续快速增长,电影票房收入创历史新高,多地演唱会一票难求。

消费品提质升级也在加快,特别是以“两新”政策支撑的消费品置换升级在加快。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举例,汽车在消费品以旧换新中销售占比较高,手机、平板、电脑和一些中高品质的家电产品销售占比也在不断提高。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杨道玲说,通过高频数据对宏观经济运行形势进行监测分析,消费、投资、工业生产和企业、外贸等四个方面多项高频指标呈现显著回暖态势。“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好、成色足,多项高频指标呈现了显著的回暖态势,呈现多点发力、向新而行的向好态势。”杨道玲称。

杨道玲表示,在每个月的月初就能够获得上月经济运行的表现。通过监测发现,今年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加力显效。从消费来看,潜力正在加快释放,消费领域亮点纷呈,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通过对全国代表性的线下商圈人流量数据进行抓取,构建线下消费热度指数,今年一季度这个指数同比增长了14.2%,较去年四季度提高了1.7个百分点,比前两个月高出了4.7个百分点。另外,一季度小商品市场经营热度指数同比增长了16.3%,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21.6%,这也显示出民生消费领域的需求正在加速释放。

杨道玲表示,基于电商平台的消费订单数据构建的生活服务消费热度指数,一季度同比增长18.3%,较去年四季度提高了7.4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包括休闲娱乐业、餐饮、住宿、旅游这四个行业的消费热度指数一季度同比分别增长了67.6%、14.5%、4.0%和3.1%,这表明居民生活服务的消费正在快速复苏。

杨道玲说,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是今年以来加力扩围,政策的红利加速释放,像汽车、家电等大宗大件的消费迎来了新的一轮增长热潮。对主流家电品类网络零售数据监测分析发现,一季度相关的主要家电品类网络零售额同比上升了9%,其中3月同比增长32.3%,这个速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再比如汽车消费,一季度我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累计同比增长6%,新能源汽车累计同比增长36.4%。

杨道玲表示,从投资看,动能在不断增强,特别重大项目的资金保障有力,呈现政策靠前发力,项目加快跟进、推进的过程,政策效能正在加速转化为实务工作量,重点领域的建设进度也明显提速,形成了重大项目牵引、有效投资良性循环。一是项目资金加快落地。通过对全国招中标数据的监测分析,发现一季度全国项目投资的中标金额同比增长了10.7%,3月同比增长11.6%。二是从实务工作量进程来看,工程建设的强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对建材、机械运行相关的数据进行监测分析显示,3月份水泥的模机运转率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个百分点,螺纹钢、线材、钢材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0.4%,全国工程机械的开工率节后也是持续回升,到3月底开工率较春节期间的低点提高了近35个百分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正在加快。三是工业生产在加快回暖,企业的创新亮点频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通过对全国代表性工业园区监测分析,一季度同比增长了11.3%,其中3月同比增长14.9%,增速也是快于前两个月。

杨道玲表示,从外贸看,外贸总体是平稳的,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实现了平稳增长,发展质量也稳步提升。反映外贸活跃度相关的指标也是稳中有升。比如一季度全国主要港口的日均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0.6%,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1%,一季度日均国际货运航班的数量同比增长了35.9%。同时监测主要的外贸港口的船舶到离港数据发现,3月份滚装货船日均离港同比增长了8.1%,已经连续实现了13个月的稳步增长。经过研究发现,很大程度表明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整体延续了良好的表现。

“作为反映外贸热度的指标,保税区人流量的指数,保税区包括外贸的加工区,一季度人流量的指数同比上升18.8%。这表明在挑战和压力增多情况下,我国外贸的活跃度总体是稳定的,这也彰显了外贸强大的韧性和潜力。”杨道玲说。

“一季度GDP增速达5.4%,超出市场预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在经济回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周景彤表示,一季度社融新增逾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多增2.37万亿元人民币。在融资结构方面,普惠、小微、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融资成本总体稳中有降,如3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和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相关利率同比均下降。

此外,金融风险总体上缓解。周景彤分析称,房地产市场风险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房地产市场前、中、后端指标均出现边际好转;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并显著缓解,城投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债务期限结构明显优化,整体债务风险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于合理区间,债券市场风险明显收敛。

在周景彤看来,中国经济虽然一季度表现良好、超出预期,但是未来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和复杂,经济回升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周景彤说,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稳增长以及外贸等领域支持,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后续需要做四方面调整和准备。一是瞄准稳增长,适时降准降息,着力对冲宏观经济面临外部的冲击和下行风险;二是瞄准稳市场,有效防范外部冲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三是瞄准稳外贸,积极应对关税政策的冲击;四是从中长期瞄准产业升级,继续支持重点的领域。

2025-04-18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1172.htm 1 一季度经济:“企稳、回暖、增强”成为关键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