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浦北:创业担保贷款激活创业就业新动能

□ 包颜菲 朱正芬 赖金凤

□ 本报记者 龚成钰

“多亏了创业担保贷款,让我在家乡圆了创业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周燕制衣厂车间内,负责人周明燕正带领工人们赶制订单。回想起返乡创业初期的困境,她仍感慨万千——10万元积蓄难以支撑20台缝纫机的采购,正是浦北县人社局联合农商行提供的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创业担保贷款让创业逐梦不再等“贷”。

2024年5月,广西对原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进行优化调整,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额度由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额度由300万元提高至400万元,在创业者贷款利率、财政贴息上给予了更多支持。浦北县紧抓政策机遇,多措并举为创业就业注入强劲动力。截至2024年底,全县累计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自主创业农民、高校毕业生等十类重点群体审核发放国家创业担保贷款215笔,发放贷款金额4679万元,与2023年同比增加1232万元,带动就业1075人。

在政策支持下,浦北县涌现出一批创业标杆,制衣、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成为创业主战场。周燕制衣厂现有35名女工,其中多数为农村留守妇女,人均月收入2800~5500元,每年为家庭增收超3万元。成志制衣厂让20多名“宝妈”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月薪达4000~5000元,加班加点的能手甚至突破6000元;即便因顾家偶尔请假的员工,也能保障1000多元的基础收入。

同样受益于政策的还有浦北县龙门镇农民龙金绿创办的米秀龙农副产品收购部,通过创业担保贷款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让村里18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既能顾家又能挣钱,这份工作太适合我们了。”员工们坦言。

2024年8月,浦北县全面实施“园区+车间+庭院”产业转移发展模式,启动“聚百家企业·创千个车间·联万户家庭”三年行动。在推动创业就业向规模化发展的同时,还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贷款人无需多次往返,实现贷款申请“掌上办”、贷款审核“提速办”、贷款跟踪“安全办”,将贷款审批前所有流程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完成。这一系列改革背后,是浦北县对政策落地的深度探索——如何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田间地头?答案在于以人为核心优化服务。

为扩大政策惠及面,浦北县一方面通过“浦北就业”“浦北发布”等线上平台发布政策解读、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信息;另一方面与各经办银行信息共享,密切协作,深入各镇、村(社区)、企业等开展政策宣讲和业务咨询,重点对个体工商户、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小微企业等群体进行深入走访,及时获取创业者信息,对于有意向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群体,提供个性化的贷款服务,第一时间调查贷款人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贷款人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支持。“我们联合银行深入镇村开展‘一对一’服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浦北县人社局局长胡毅炜表示:“这种精准服务模式大幅提升了政策知晓率和落地效率。”

下一步,浦北县人社局将继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方面落实各项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政策举措,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另一方面围绕“园区+车间+庭院”模式,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群众就业创业本领,促进高质量就业和高水平创业。

2025-03-3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0984.htm 1 浦北:创业担保贷款激活创业就业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