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白雪报道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需求持续增长,然而,传统的燃气锅炉供热模式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成为燃气供热行业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近日举办的供热企业绿色创新发展交流会上,与会嘉宾分享供热行业关键技术创新经验,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多能耦合、互联互济、智能高效的新能源供热系统,共同探讨供热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
中科华煊公司总经理张军锋表示:“新能源供热要结合项目的资源禀赋、产业布局、能源价格等现状,制定最优的能源供给方案,在不具备新能源供热的条件下,减量替代和能效提升也是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之一。”
中科华煊核心产品——“混动热泵柔性耦合系统”,通过整合燃气、电能与可再生能源(如空气能、地热能),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和智能化管理。据介绍,混动热泵技术在零下25摄氏度依旧能够稳定运行,产品可实现三联供、不结霜运行,并将用户供暖季供暖成本从45~60元/平方米降低至15~25元/平方米。
冰山松洋公司总监韩浩介绍,公司GHP混动热泵产品采用空气源热泵-冷媒换热技术、分布式能源-余热回收技术,吸收空气低品位热+回收发动机余废热,解决存量市场电力增容难题,缓解用电高峰负荷不足限电、断电难题,制冷时实现能源梯级利用,低环境温度时制热能力不衰减。
韩浩表示:“目前,该产品成功应用于商场、酒店、办公、别墅、学校、医院、清洁供暖等需要空调、采暖、卫生热水的多领域场所。”
北控水务产品总监林双盈表示:“污水能源开发技术较燃煤、燃气供热,更低碳、更节能。”以某碳达峰试点城市厂内冷热同供为例,林双盈介绍,该厂内冷热同供项目,通过替换厂内中央空调与多联机,年节省冷热源电费与运营维护费45%。与此同时,通过与其他清洁能源措施结合,减少间接排放,全厂年减少碳排放约6000吨,抵消年碳配额购买量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