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收官之年 共谋新篇·全国两会特别报道04

全国人大代表刘怀平:

构建新型工业能源体系 为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从事制造业和新能源领域多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深刻意识到,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企业来说,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抓手推动转型升级,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市场的选择。但在调研中,他发现,不少企业在数字技术应用上仍存在诸多困扰。因此,加强新质生产力建设,加快数字技术赋能行业转型,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

今年全国两会,刘怀平围绕支持新型储能技术推广应用、固态电池核心材料研发以及多元储能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交建议,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刘怀平提出,钢铁行业需从单一能耗管理迈向系统性能源重构,新型储能的调节能力或是破局关键。行业应与新型储能深度协同,构建以绿电为核心、多元储能为支撑的新型工业能源体系,为全球制造业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尽管新型储能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潜力巨大,但技术推广与深度整合存在一系列梗阻。对此,刘怀平建议在国家层面推动建立跨省储能调度平台,破除行政壁垒,完善电力市场交易规则。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储能资源共享网络,探索适合钢铁行业的容量补偿机制,对参与跨区域调峰的储能设施给予适度财政支持。此外,推动技术场景适配,大力引导和发展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储能、固态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以及钠离子电池储能等多元化储能技术路线,以满足钢铁行业多场景及极端环境储能需求,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要明确储能在能源转型中的多重价值定位,支持钢铁企业将储能设施深度嵌入钢铁企业的综合能源系统,通过与光伏风电、余热回收、氢能制备等场景的联动优化,开发动态充放电策略,提升绿电消纳与经济性空间。”刘怀平建议,完善储能参与电力现货与辅助服务的交易规则,探索跨时段套利、容量租赁、调频服务等组合收益模式,允许储能资源纳入虚拟电厂聚合交易单元。

2025-03-05 全国人大代表刘怀平: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0572.htm 1 构建新型工业能源体系 为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