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涛 赵丙昆
□ 本报记者 尹明波
民营企业贡献了超六成的民间投资,超七成的地区生产总值,超八成的税收,超九成的企业数量……在滨州,民营经济已经发展成为活跃度最高、增长性最强的经济形态,呈现出“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良好发展格局,在山东独树一帜。2024年,滨州7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9家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18家企业上榜山东民营企业200强,上榜数量和营收总额均位居全省前列。2月5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山东省滨州市召开2025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暨提升经营主体活力、干部内生动力、风险防范能力“三大行动”动员大会,深入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筑梦、追梦、圆梦的激情和动力。
“为有效破解民营企业面临的发展难题,充分释放发展动能,我市多措并举,以制度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服务机制,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政府部门高效服务,持续打造‘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出民营企业‘拔节向上’的蓬勃活力。”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滨州的民营企业既有像“博兴厨具”“惠民绳网”“阳信肉牛”这样“铺天盖地”的集群式发展,也孕育了许多入围全国民营500强、山东民营200强这样“顶天立地”的“时代标杆”,魏桥创业集团更是连续六年荣登“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宛如一颗璀璨星辰,闪耀在全球商业苍穹。
厚植沃土、成就梦想打造企业“圆梦之城”
滨州始终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要求,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将“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作为渗透进城市肌理的行动指南,厚植发展壮大沃土,成就创业成业梦想,着力打造“圆梦之城”。
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成就企业家梦想就是成就滨州发展。滨州深入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连续两年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印发实施意见,制定工作要点,提供全方位服务,切实把“企业家所想的”变成“党委、政府要干的”。线上,“梦想网上直报平台”实现企业梦想一键提报、一网通办;线下,梦想联络员、助企服务员队伍不断壮大。创新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是滨州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创新动作”,获评全国2024新质生产力发展优秀案例。
滨州坚持企业家满意度评价,推动部门由“监督管理”向“主动融入”转变,精心构筑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体系,全力破解企业发展痛点与难点,延伸式顶格服务。为健全圆梦路径,滨州建立了“梦想收集、精准交办、督办落实、办结销号、回访评价”的闭环办理机制,常态化举办银企对接、人才招引、产学研协作等专题服务活动,出台项目手续“十证联发”等有针对性的制度举措,实现由解决“一个问题”向“一类问题”转变。
为拓展政企沟通渠道,滨州市顶格开展“政企同心·亲清茶事”活动75期,每期一位市领导与企业家代表“零距离”互动、“面对面”交心,春风化雨般高效办结企业诉求,并示范带动全市开展丰富多样的“政企面对面”活动779次,精准对接企业1591家,办结企业诉求1014个。
“平安是基,心安是魂”,滨州市还创新实施“心安民营”工程,高标准打造民营企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搭建心理服务云平台、组建专家团队,如心灵港湾,为企业家提供心理健康关怀与专业法律保障,让企业家能够心无旁骛投身企业发展大业,在滨州这片创业热土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一套套精心谋划的政策“组合拳”密集打出,一系列真抓实干的行动紧锣密鼓开展,滨州市用心雕琢惠企助企的优质生态,倾尽全力服务民营企业、托举企业家梦想、点燃企业内生动力之火,助力企业梦想成真。
目前,滨州市实有民营经营主体46.73万户,占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的98.97%,拥有高端铝业、精细化工、智能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五大千亿元级优势产业集群,为滨州争得了中国厨都、中国板材之乡、中国绳网之乡等诸多荣誉,商用厨具产业市场份额超过全国的一半、占整个山东省市场份额的90%以上,镀锌板及彩涂板产量约占全国的50%,绳网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
攻坚克难、玉汝于成打造企业“干事之城”
2024年,滨州市积极创新服务模式、释放政策红利,干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大事,攻克了许多“未来不能等”的实事,办好了许多“企业急难愁盼”的难事,众多“冠军产品”企业靠着首创的技术、持续的创新,提升了产品质量、扩展了应用领域,在细分领域迅速占领市场、拔得头筹。
优化政策集成。打造集“政策集成推送、线上申报兑现、诉求闭环办理、服务协同归集”为一体的政府服务企业统一端口“惠企通”平台,统筹发改、工信、科技等全市36个涉企部门数据,设置法律、金融、科技、人才、安全环保、惠企讲堂等服务专区,汇聚28个涉企服务平台,有效解决政策信息“不对称”、服务资源“碎片化”等难题,平台获省级优秀案例3次。
精准政策供给。探索对企业和政策进行“双画像”,实现“一企一码”精准推送,建立包含全市经营主体的企业库,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全方位归集完善企业数据信息,持续丰富企业性质、营业收入、所属行业、资质资格、创新能力等专属标签,全量归集梳理各级各部门涉企政策,精准推送。
强化政策落实。坚持惠企政策按照“谁制定,谁发布,谁对口,谁解读”的原则,开设“安全生产”“税法课堂”等惠企讲堂,并将“惠企通”平台与山东省政策兑现系统数据贯通,为企业申报项目“减负”。
聚焦项目建设,滨州步履不停,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推动项目应开尽开、能干早干、能快则快,滨华碳三碳四项目部分装置已建成投产,宏烨2GW渔光互补发电项目一二期工程已完成全容量并网发电。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超额完成,完成率高达127.5%,比时序进度快出27.5个百分点;省级重点项目更是一马当先,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占全省第一,实施类项目全部按时开工,提前一个月达成“双100%”年度目标,为品质滨州建设注入了澎湃动能。
滨州,已经连续4年入选先进制造业全国百强市,工业实力稳步攀升。裕能电子凭借其在锂离子电池、半导体等微电子制造技术的关键材料突破,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创新金属深耕铝产业16年,首创高强高韧铝合金短流程合金化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跻身全球铝精深加工行业头部企业;中裕食品打造全国最长、最完整的小麦绿色循环产业链,实现以小麦加工副产物生产膳食纤维、赤藓糖醇、蛋白肽3个“全国首创”;三元生物深耕赤藓糖醇产品,成为全球赤藓糖醇行业产能最大、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龙头企业……
在滨州,传统产业“攀高向强”,五大千亿元级优势产业集群蓬勃壮大,2024年度营收高达1.25万亿元,尽显雄厚底蕴与蓬勃活力。新兴产业“聚链成势”,黄河科技产业园、风光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园区快速发展,正汇聚成崛起的磅礴大势。特色产业则“多点开花”,累计培育博兴商用厨具、惠民绳网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无棣智能电气装备、博兴金属板材、阳信肉牛等7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打造企业“奋进之城”
2024年,滨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聚焦“品质之求、精明之路、担当之行”,精准要素定位,创新改革举措,全力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将积极作为化作企业奋进的“助推器”,热火朝天、兢兢业业,感染每一家企业激流勇进。
强化要素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政银企合作,印发聚力打赢三大战役、成就企业家梦想专项行动实施意见,先后举办全市金融支持工业经济暨技术改造重点项目政金企对接等活动,全市绿色贷款余额快速增长。在全省率先推行“标准地”出让改革,努力保障省市县重点项目新增用地指标;举办“千企万岗·就在滨州”等就业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引进高端人才。
深化开放举措,强化招商引资。畅通企业“走出去”便捷通道,举办全省APEC商旅卡政策宣介会,开展“进县区”政策宣讲活动,依托“民企政策大讲堂”解读高级认证企业便利化措施以及认证标准,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发挥11条重点产业链优势,巧用“12条招商策略”,既抓资金总量又抓项目质量,着力为经
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第十八届全国粮油食品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重磅活动纷至沓来,超20场次的高质量招商推介系列活动持续接力,招商引资热潮一波又一波,邹平卓奥锂电池等一批新质生产力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动工。
聚焦工业经济,滨州市坚定不移做大规模、做长链条、做好融合、做强市场、做优价值,千方百计稳固工业基本盘。在产业升级上加力提效,成功培育出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与7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吸引汇聚近8700家中小企业扎根,创造产值超3900亿元;在数实融合上深度赋能,大力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行动,已有650家企业踏上“智改数转”的快车道,连续2年荣登全国数字济百强市榜单。
聚焦重点企业、重点产业,滨州市注重健全完善“抓大扶小带中间”梯次培育工作体系,培优扶强龙头企业,筑牢产业链发展基础,抢抓新质生产力新风口,推动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5.8%,连续两年保持全省第一位;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99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2024年,滨州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36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789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5家企业凭借卓越实力与创新精神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成为行业领军者。
创新举办“滨州企业日”活动,出台《优秀企业家表扬鼓励办法》,开展优秀企业家事迹展播,推荐民营企业家担任市级“两代表一委员”,选聘民营企业家担任滨州市“发展顾问”,推选省挂帅出征百强榜领军型企业家,深入实施“心安民营”工程……当下的滨州,民营经济可谓“扬眉吐气”,社会上有荣誉,政治上有地位,权益上有保障,“弘扬滨商精神,强化荣誉激励”已是全市上下一致的共识。在出席魏桥创业集团2024年年终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时,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再次强调,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好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职责,要坚持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持续开展成就企业家梦想等提升经营主体活力“十大行动”,深入推进“心安民营”工程,不断擦亮“滨周到”营商环境品牌,努力让企业家和企业员工都能心安顺遂、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滨州市民营经济的良好发展格局自然而成、油然而生,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