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梯度培育助力企业迈向更优更强

□ 李宏伟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近期,DeepSeek的横空出世,轰动了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界,这无疑是中国坚持不懈努力科技创新的重大成果之一,而杭州深度求索公司则成为国内一众创新型企业新的标杆和典范。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明确提出要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梯度培育是推进优质中小企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其实,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竞争这场巨头的盛宴中,创新型中小企业在产业链条中并非难寻一席之地。例如,在上游基础层可以做算力服务补充,在中游模型层可以攻模型微调与优化,在下游应用层可以搞行业应用开发。创新型中小企业不仅是技术应用的“毛细血管”,更是生态创新的“神经末梢”,在大模型的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

在我国,优质中小企业的晋升路径就像“金字塔”,塔基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往上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往上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塔尖则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稳步推进。

近年来,笔者走访调研了国内多家“硬科技”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包括沃尔德金刚石、蓝特光学、赛思电子、骥翀氢能等。通过调研,笔者发现这类企业实现领跑发展的三大关键。

首先,深耕领域,积极布局谋划产业升级的“第二曲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佼佼者,往往致力于在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投入和加大研发,深耕细分市场时间较长,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积极探索增长路径,不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和业务增长点。有数据显示,“小巨人”企业中超九成是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超八成分布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上,超六成深耕工业基础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即这类企业的创始人或管理层本身多数是技术出身,他们对行业发展保持着深刻的认识和洞察,并善于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这或许是这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注重创新,需要耐心资本的长跑赋能。众所周知,创新是广义的,既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然而,真正的创新,是永不停歇地冲破桎梏,而非仅仅满足凌驾于竞争对手之上。因此,创新型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和授权发明专利数等都远高于同规模企业。而且,大部分这类企业具有高资本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特点,更需要耐心资本的支持,越是梯度层次高的企业往往资金需求越大。

最后,重视人才,扎实推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战略科技人才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多数创新型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理念:人才是第一资源,常常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突出位置,确保人才引得进、育得强、用得好、留得住,以人才发展带动企业改革创新。

不创新,无未来。当下,这已成为大多数创新型企业的共识。只有矢志创新,才能持续激发涌现更多创新型企业并使之不断壮大,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5-02-14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0317.htm 1 梯度培育助力企业迈向更优更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