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定日地震灾后重建全面启动

编者按 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虽然地震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对于当地来说,抗震救灾任务的“时钟”并没有拨慢。近日,本报记者随灾后重建国家部委调研组到达日喀则,记录下调研组同当地一道,积极开展灾损评估、废墟清理、房屋鉴定、重建规划设计等工作。目前,地震灾区转入安置救助及恢复重建阶段,本报将持续关注并带来最新报道。


□ 本报记者 程晖

距离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过去了两周时间,地震灾区转入安置救助及恢复重建阶段。

1月20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与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地震局等部门人员抵达日喀则。

20日当天,国家部委调研组分别调研了拉孜县锡钦乡、萨迦县麻布加乡、定日县长所乡、措果乡等地的民房、学校、道路等基础设施受灾情况。

在拉孜县锡钦乡夏拉苏村和萨迦县麻布加乡普村,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多处居民住房损失情况。当地居民自建房标准普遍偏低,再加之藏族民居结构形式自重大、强度低、整体性差等因素,抗震标准较低,房屋破损较多。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由于距离这次地震震中较近,倒损房屋比较集中。

在定日境内的G219国道上,调研组查看了路基受损情况。在一处安全警示牌旁,G219国道一部分路基塌陷,与南面的蜿蜒的朋曲河床相连。

在调研当地小学等基础设施的受灾情况时,调研组发现,定日县长所乡小学的主体建筑里,墙体有多处裂痕,一些教室的门框出现不同程度损坏。但由于学校的建设标准较高,在这次地震中经受了考验,主体结构没有损坏。

目前,受灾村民都生活在安置点中,这里的活动板房安全可靠,具有防震功能,配备了供暖设施,村民对此表示满意。安置点内已接通水、电、网络等基本生活设施,满足了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部门沟通协调会,制定《〈定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方案〉编制指导方案》,各部门在指导方案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记者了解到,近期中央各部委派出工作人员和专家队伍与地方一道,积极开展灾损评估、废墟清理、房屋鉴定、重建规划设计等工作。

截至目前,自然资源部门已完成定日、定结、拉孜、萨迦、昂仁、岗巴、萨嘎7县76个乡(镇)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累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851处。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组织123家专业机构557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排查鉴定农房和公共建筑30057户。交通部门排查桥梁900座、隧道47座、涵洞4468座,巡查公路5596公里。水利部门排查水库(水电站)14座,针对5座水库出现局部裂缝等问题,通过开展实时监测、加大下泄流量等措施确保安全。

灾后重建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记者从日喀则市政府了解到,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确保灾区群众能够在2025年底前入住新房,日喀则市将突出科学重建、绿色重建、人文重建、阳光重建,全面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提升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用1年的时间,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民生保障全面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灾害防治有力有效、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调研组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指导西藏自治区科学编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方案,利用好冬歇期开展前期准备,确保开春后能够全面开工建设。借鉴积石山灾后重建经验,统筹利用好国家资金以及对口援藏、社会捐赠等渠道资金,共同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同时,要做好灾区防止返贫监测,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受灾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和其他低收入群众参与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2025-01-26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70171.htm 1 定日地震灾后重建全面启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