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田新元
新年传捷报,发展提信心。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了新台阶。2024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均实现,这是在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提振信心,值得点赞。
经济有没有信心,关键看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有没有信心,关键看制造业。2024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是监测工业经济运行变化的核心指标,较高增速意味着工业生产处于扩张阶段,企业生产活跃,市场需求旺盛,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在2024年分别增长38.7%、22.2%、14.2%。这几个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数据,意味着我国以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情况。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三样”年出口先后突破万亿元大关,充分体现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竞争优势。
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由消费和投资组成的内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特别是消费,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还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48.8万亿元和51.4万亿元,内需主动力的作用得到持续发挥。2024年,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在“两新”政策助力下,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拉动消费成效显著,有力释放内需潜力。据初步统计,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推出加力推进设备更新、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快提升回收循环利用水平等五方面27条措施。这意味着在鼓励消费方面将有更大的力度和更广的范围,更多质优价廉的消费品将走进百姓生活,有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居民、企业、政府三大主体收入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收入增加说明经济发展质量在提升。经济回升带动了三大主体收入状况的改善。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5.1%,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企业效益也在边际改善,2024年10月、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降幅连续收窄。财政收入也在逐步好转,2024年9月以来,财政收入增速当月实现转正,2024年10月、11月逐月向好。三大主体收入改善,说明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特别是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的增加为消费支出增长、消费意愿增强、消费潜力释放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全球看,我国2024年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这些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基本在30%左右。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更多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政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新年新起点,踏上新征程。2025年,“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谋划未来。虽然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5年经济工作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随着系列政策落地实施,经济增速有望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依然会昂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