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南京市秦淮区在改革创新中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 何素玉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创新发展年”各项要求,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将重点工作做得出彩、民生实事做到实处、常规工作做出 新意、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以更大格局推动改革事项落地落实,为中国式现代化秦淮新实践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把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创新发展年”各项要求,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将重点工作做得出彩、民生实事做到实处、常规工作做出新意、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以更大格局推动改革事项落地落实,为中国式现代化秦淮新实践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坚决扛起抓改革促发展重大政治责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秦淮政协讲堂、委员履职临时党支部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引导委员深刻领会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大原则、科学方法,全力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服务改革,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助推改革强大动力,以履职之“效”服务改革发展之“为”。

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以“三办”名义印发年度协商计划,区委定期研究政协工作,区主要领导带头参加政协视察调研、重点提案督办、重要会议活动,示范带动全区上下重视支持政协工作。政协党组高度重视顶层设计、系统谋划、集成创新,把推动改革抓在经常融入日常,“深化协商民主秦淮新实践”纳入区委重点改革任务,“高质量提案助力高质量发展”成为“一部门一特色”改革事项,“打造常态高效联动履职链”入选区“十佳优秀改革案例”。

以改革思维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连续四年开展“五步学习法”,以Citywalk形式,将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委员思想引领,润物细无声融入交流研讨、视察调研、协商议事等履职中,以“套娃式”叠加效果提升活动质效,人民政协网进行报道,多次在省市政协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推动党建工作改革创新。连续多年开展省市区政协机关与街道社区党组织结对,围绕“组织共建、学习共推、实事共办、资源共享、发展共谋”,常态化开展“12+X”活动,精心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梧桐语政协书屋—便民服务驿站”,入选南京市“一社区一案例”重点培育项目,《人民政协报》以《秦淮:在提质增效中彰显为民情怀》进行专题报道。

2高水平资政建言,务实推进以助力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的改革举措精准落地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在深化改革大局中找准发力点,优化重点协商方案生成机制,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13个议题,开展议政性协商30余场,提出对策建议200余条,为秦淮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做示范、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服务重点工作推进。聚焦助推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围绕招商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民主监督,连续三年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行动计划,全体会议期间开展招商引资政策辅导,结合《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组织委员和驻地企业就招商引资新模式、秦淮区与南部新城区城融合产城融合、招商引资一体化融合发展等共商共议,提交成绩、问题、建议三项清单,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荣获招商引资突出贡献奖。

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万象天地占地3.93万平方米,总投资33亿元,于2022年9月30日开业。针对项目开业后周边环境杂乱、交通停车秩序混乱等问题,区政协主要领导作为项目挂包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并牵头召开协商议事会,形成“提升熙南里—万象天地区域形象品质”提案,在区委主要领导关心督办下,弓箭坊管线下地,万象天地地铁连接快速推进。

服务重大考古发现。西街遗址近期重要发掘成果,将南京建城史前推600多年,追溯至商周时期。围绕遗址保护利用,举办政协讲堂作专题辅导,参加省市区三级研究室座谈交流会,提出加快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开发“南京城市记忆”沉浸式体验产品、打造来“宁旅游第一站”等建议,在市区两级政协全会上提交发言并转化为集体提案,市政协主席专题调研,分管副市长重点督办,相关调研报告获时任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推动形成“打开南京的正确方式从西街遗址开始”的共识。

服务重要片区发展。新街口、夫子庙两大商圈,商贸密集度高、辐射影响力强,对秦淮区经济发展举足轻重。区政协通过视察调研、召开议政性会议以及组织委员撰写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持续多年跟踪关注取得实效。打造新街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商圈建议列入市政协主席督办市区联动提案,相关内容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以“推动秦淮文气人气财气高质量转化”为主题召开专题议政会,委员高质量完成调研报告38篇,征集“献一策”建议百余条,其中关于研发整合并举提升“秦淮礼物”核心竞争力、在科举博物馆二期增设特展厅承接国内外一流展览等建议,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落实,助力秦淮区创成文旅领域5个“国字号”。

3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初心

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在协商中监督,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让群众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

高质量提案助力民生改善。将民主协商贯穿提案工作各环节,贯彻提案“不在多而在精”要求,坚持不调研不提案,精心培育重点提案、集体提案、平时提案,通过不立案提案分析、“阳光提案”、“六字闭环法”、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领导全员领办督办等“组合拳”,推动形成“我乐提、你愿办、多协商、都满意”良好氛围,提案办理首次满意率100%。在2024年省市政协召开的4次提案工作会议上,秦淮区均作经验介绍,省市唯一。“建立更新资金筹措机制”等提案建议被《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采纳。

发挥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车”作用。就强化学前教育等议题组织委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开展“我身边的风险隐患”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专项行动,助力秦淮区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示范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篇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单篇采用,引起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批转有关部门邀请撰稿专家赴京论证、决策咨询,实现历史性突破。

做深做实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制定发挥界别作用的指导意见,植入式设立12个界别协商议事室,引导各界别组发挥专业性强、联系面广优势,就“一老一小一旧”等开展界别协商,落实“五个一”要求,“拒绝校园霸凌·护航少年成长”等界别活动反响良好。

搭建老百姓身边常态化联系服务平台。将322名委员下沉104个民生工作站,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六下午,组织委员走进社区,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让群众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4建强“两支队伍”,以政协履职之“效”服务保障改革发展之“为”

引导机关干部和委员,树立状元思维、系统思维、受众思维、闭环思维,以钉钉子精神落细落实各项改革措施,推动工作全市走在前、全省创品牌,力争全国有影响,在深化改革中展现新作为。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人民政协体制机制要求,聚焦全省政协系统15条改革任务,加快实施区政协协商工作规则、专委会工作意见、加强和改进调研视察等46项制度“废改立”,健全1名主席分管3个专委会联系6个街道6个界别联组“1+3+6+6”常态化机制,推动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科学有效。

加强委员队伍建设。通过举办政情通报会、外出调研、大视察等,帮助委员“知上情、明下情、察实情”,更好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争当责任委员、自律委员、优秀委员。连续四年三级政协组织、四级政协委员联动,举办“桨声灯影里的委员故事荟”,开展一线调研、阅读分享和协商议事,引导委员在学习中提升服务改革本领,持续擦亮“书香政协风雅秦淮”“情怀135”“每周一荐”“云上观书”“周学季讲”等品牌。加强委员服务管理,修订履职考核办法,组织政协常委、街道政协工作负责人履职述职,激励委员从“要我履职”到“我要履好职”。《秦淮委员充满“情怀”服务大局出色出彩》作为全市代表,申报省政协创新案例。

提升机关服务能力。推进政治机关模范机关建设,提高干部政治把握能力、综合协调能力、改革创新能力、推动落实能力。通过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观看红色电影、推送廉政纪律提醒短信等形式,提升干部政治素养,强化干部使命担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配备,制定落实二级考核方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干部勇担当善作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精文减会要求,执行“会议超市”制度,推动机关工作活力更足、保障更优、效能更高。秦淮区政协获评全省政协系统先进单位,高质量考核连续多年位居市区前列。下一步,秦淮区政协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巩固“自身建设年”“质效提升年”“创新发展年”履职成果,聚焦“品牌提升年”目标定位,全面落实深化改革各项任务,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秦淮新实践走在前做示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2025-01-0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9917.htm 1 南京市秦淮区在改革创新中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