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宇青
□ 本报记者 丁南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是全市首个千亿县域经济体,近年来陆续进入全国百强区、全国创新百强区、中国工业百强区、全省城市发展十优区等行列。蕉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助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以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为着力点,坚持“三向发力”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机制,促进交易提质增效,大力开拓公共资源交易新局面。
“三台”联动构建服务新生态
交易平台智能化,提升交易质效。蕉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全面融入公共资源交易“全市一张网”,依托阳光交易智能化平台,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各交易主体“不见面”,通过项目进场登记、项目信息发布、竞买申请、保证金缴纳、中标公示“一网通办”,实现经营主体进场交易“零跑腿”“零成本”,让交易服务更便捷、交易过程更可信。
监督平台数字化,提升交易透明度。蕉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充分利用省级电子监督平台,推动“线下监管”向“线上监管”转变、“人工监管”向“数据监管”转变,监管部门通过电子监督平台即可对项目进场受理、信息发布、开标评标交易全流程进行监管。同时,通过“一标一录制”“一标一存储”,实现交易全过程步步留痕可追溯,行业监管部门可对异常交易活动进行“再见证”,确保评标过程独立公正。
服务平台人性化,提升服务质量。蕉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结合交易主体需求,对各项交易服务流程进行清查梳理,明确公共资源交易“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事项清单,为交易主体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持续完善交易操作规则及规程,精准服务满足企业需求,减少招标人、投标人等各方市场交易主体的时间、人力成本,使交易服务环节更加科学,切实为市场交易主体降成本、减负担,有效提升交易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员”先锋队勇担服务铁骑兵
“首席服务员”靠前指导“不打烊”。蕉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推行“首席服务员”一站式受理服务机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以集中受理、“一号通办”为宗旨,按照简单问题立即解决、复杂问题交由专人接听、线下持续跟踪解决的服务宗旨,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把群众事当成自己事,认真办、抓紧办,实现交易“不打烊”、服务“不断档”。
“助企回访员”双向沟通解矛盾。蕉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回访制度,明确回访专员工作职责,通过电话回访或上门走访的方式,全面收集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投标过程中的意见及建议,从服务对象实际需求出发,改进服务内容,打造便捷高效的交易服务新体验,切实提升各方交易主体满意度。
“基层宣讲员”送学上门零距离。针对招标人对交易流程不熟悉、法规不了解等问题,蕉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常态化开展“询建议送政策”活动,把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法律法规、惠企政策送到基层一线,及时解答招标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变招标单位“找上门”为服务“送上门”。
“三化”协奏曲优化营商新格局
围绕阳光交易,全面推进退还投标保证金规范化。为确保投标保证金“应退尽退”常态化,切实为企业减负降压,蕉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一个企业不漏、一个项目不漏”原则,实行“专项实时跟踪”机制,安排工作人员每日跟踪保证金退还情况,定期核查交易平台保证金退还状态,及时退还投标企业保证金。
围绕区域合作,全力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为避免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评标专家“熟面孔”“本地圈”“老关系”等问题,着力推动远程异地评标活动统一、规范、有序、常态化开展,蕉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强化部门联动,召集业主单位、代理机构和发改、财政、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监管部门召开远程异地评标工作交流推进会,完善远程异地评标流程,进一步保障提升全区公共资源交易场所设施、评标专家及评标系统等资源利用效率,防范评标中的廉洁风险,更好地建设规范有序、风清气正的招标投标市场。
围绕降本减负,加快推广电子保函应用普及化。蕉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拓展电子保函服务场景,以企业信用为基础,免开户、免存款、免抵押,为企业提供从申请、核准、支付、开具到使用的全流程电子化服务,实现线上查询电子保函的办理进度及保函的有效状态,做到保函业务电子化、线上化、便利化、规范化,进一步降低投标企业参与招投标活动的设备门槛,缓解部分投标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