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建立高效顺畅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有了“路线图”

天津市是首批纳入2024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范围的20个城市之一。图为货轮靠泊在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装载货物。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 本报记者 张海莺

商贸流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供销合作总社等9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对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业内人士表示,商贸流通细分行业多、涵盖领域广、上下游链条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建立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有利于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

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健全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等多个方面,对降低物流成本进行系统部署。

在11月28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的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重点任务,商务部等部门将出台配套文件,以现代供应链为牵引,抓住批发零售业这个“牛鼻子”,从多个方面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12月3日,配套文件即《行动计划》对外公布。《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具体来看,确定了四方面任务和8项重点工程:

一是完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在城市,实施城市商业提质工程,改造提升步行街、商圈,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商业布局;在农村,实施农村市场升级工程,开展“千集万店”改造,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并提出果蔬和肉类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5%和45%的分项目标。

二是推动商贸流通创新转型。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加快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品牌连锁、即时零售;实施批发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商品市场改造升级,打造集成、开放的平台生态,培育100家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是优化商贸流通发展方式。实施供应链创新提升工程,重点是要深化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发展订单生产、集采集配;实施商贸物流数智赋能工程,重点是提高商贸流通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推广标准化托盘和周转筐,推动全国托盘标准化率提高至40%左右。

四是促进商贸流通开放融合发展。实施内外贸一体化工程和流通领域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工程,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融合发展,拓展全球营销和物流网络,促进内外贸市场对接、渠道对接、品牌对接,提高国际竞争力。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当前我国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不同地区之间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仍面临隐性壁垒,部分领域的规则和标准体系建设尚不统一,应急物流、冷链物流等还有薄弱环节,农产品流通有待优化和升级等。《行动计划》聚焦短板弱项进行了针对性部署,将推动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软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

助力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批发和零售业是商贸流通的核心行业,是组织商品流通的主渠道,是影响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的重要环节。”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衔接产销、促进消费、保障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基础作用持续巩固。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3万亿元,占GDP的近1/10,吸纳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1/5,经营主体占全国的近1/2,也是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是流通效能持续提升。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存货周转率从2012年的14.6%提高到2022年的18.3%。

三是业态模式加快创新。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万亿元,中国连续11年是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批发零售业加快转型,连锁便利店、仓储会员店、品牌折扣店等零售新业态快速发展,传统批发商逐步向供应链服务商、综合交易服务平台转变。

“批发零售业是整个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各行各业里面,批发零售业与最终消费环节的关系最为紧密、直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业室副主任李子文表示,现在我国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GDP已接近10%,全国法人单位的总数已超过1000万。批发零售业这种全渠道融合创新发展,包括智能化转型的进程都在加速,它对于促进整个消费结构升级优化的作用也在不断凸显。

据了解,《行动计划》把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主要抓手,提出实施批发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和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要布局一批与产业分工和国家物流大通道相匹配的商品集散中心,拓展全球布局。同时,要推动零售业数字化运营和智能化管理,发展品牌连锁、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60个左右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力争实现即时零售规模超过7000亿元,打造一批服务能力强的零售数字化服务商,推广一批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先进业态和模式。此外,还要开展“一店一策”改造,对接专业运营商和优质商业品牌,打造市场化、主题化、智慧化、社区化消费场景,提高商业设施运营效能。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数智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将明显提升,将进一步赋能城乡商贸流通网络更加完备、批发零售业加快转型。”周茂华称,《行动计划》将有效推动全社会物流降本增效,助力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商贸流通开放融合发展

“促开放”也是这次《行动计划》的一个重点内容。

《行动计划》部署了两项具体工程,即实施内外贸一体化工程和流通领域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工程,围绕商贸流通如何开放融合发展,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

《行动计划》提出,要形成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现代流通企业。到2027年,重点流通企业国内国际渠道网络更加完善,全球资源配置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同时,支持具备条件的流通企业“走出去”,建设海外仓、物流园区,完善跨国营销网络和物流配送网络。培育一批在信息化建设、智能化发展、多元化服务、本地化经营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海外仓。并且还要建设9个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培育10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跑企业和一批内外贸融合平台。

业内专家认为,流通企业是链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载体,通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的流通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作用。

今年,商务部、财政部启动了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从2024年~2026年,分三批开展试点工作,天津、武汉、杭州等20个城市进入了今年的试点名单,在数智赋能商贸物流等方面都有很多创新举措。

记者了解到,这20个试点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了全国总量的1/4,不少城市是全国和区域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物流枢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中心,在推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促进批发零售业转型升级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试点探索、先行先试,把试点城市打造成为商贸流通领域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城乡商贸流通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商贸流通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的“新高地”,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复制推广,引领加快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2024-12-06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9404.htm 1 建立高效顺畅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有了“路线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