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农信联社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实施“擦亮特色品牌、探索特色创新、打造特色服务”三大工程,全方位探寻服务最优解,以实际行动打造有为农信。三年来,古田县农信联社存贷款增幅均超50%,存款余额达112.51亿元,贷款余额达76.96亿元,存贷款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县域金融机构第一;授信覆盖面达61.31%,用信覆盖面达59.06%,实现“授信、用信”双过半。
构建三级联动实现“多社融合”
县级层面,古田县农信联社持续推动“多社融合”品牌升级,2022年初创“133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品牌,该模式被列入中国农村金融转型创新案例;2023年深创“133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金融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程;2024年首创推出“五彩田源”党建融合品牌,进一步深化政银合作。
镇(局)级层面,与县农业农村局合作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系统试点,形成典型经验进行全省推广;与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合作,将县域首家“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与“经营主体登记便民服务点”嵌入营业部,形成了“一行一中心三服务点”“金融+N”服务模式等,逐步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村级(社区)层面,依托党建+村级“双基联动”,推广金融助理驻村工程,实现全辖行政村100%全覆盖;联动村党支部,聘任乡村振兴农信指导员、乡村振兴带头人,联动社区,聘任“小巷管家”,实现农村基层党建与农信金融资源、金融人才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探索特色创新满足农户需求
做深地域土特产。依托省联社福农综合平台、宁德生产要素流转平台,以菇房、果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非标准农村要素为有效增信资产,累计发放生产要素类贷款18.61亿元。
做优服务模式。在与128个行政村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基础上,创新“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审核推荐+农信贷款+生产要素托管”模式,累计已对31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行整体授信,授信额度1700万元。
创新信贷产品。创新福菌贷、福果贷、福曲贷等信贷产品,通过合作的食用菌指定专库对食用菌存货进行监管,创新“食用菌仓单质押贷款”,让信用免担保政策惠及更多的食用菌商户。
推广整村授信。通过了解村主要产业、主要经济来源、常住人口、可建档户数、在外务工人员数等相关信息,形成精准的客户数字画像、村庄数字画像,实现建档信息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升级整村授信系统,生成预授信白名单,更好满足农户“短、小、频、急”资金需求。
打造“三个一”推动服务便捷
紧抓“一试点”。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系统试点,升级形成“关键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公司型成熟专业合作社”四大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采集模型,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社员贷款2764户、金额7.05亿元。
建设“一系统”。参与古田县食用菌产业“数字大脑”——“古田食用菌全产业链数字服务平台”建设,让“数字农信”惠及更多食用菌产业链客群,累计发放“福菇数经贷”5175笔、金额3.99亿元。今年,古田县农信联社成为唯一获得系统端口、产业数据、支付结算等功能开放的金融机构。
创新“一产品”。依托福建农信新信管进件系统等平台,打造“田源快贷”服务系统,在公众号增设线上申请入口,通过线上进件客户签署征信授权书、人脸活体校验和手机三要素,实现了远程征信授权,提高了服务便利性。目前,实现进件2651笔,成功发放贷款1023笔、金额1.73亿元。
此外,古田县农信联社还创新搭建食用菌主题银行、红曲主题银行、常青藤主题银行,创新探索“流动服务车+福农驿站+弹性服务”工作模式,通过打造“田源”服务文化,打通便民服务链条。今年以来,古田县农信联社通过结合普惠大走访,开办行政村收款码281个、覆盖面达99.64%,开办村务卡281张、覆盖面达99.29%,初步构建起村财数字支付体系。(古田县委改革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