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枫
在全球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变化迅速的当下,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铁建设集团建筑发展公司秉承“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围绕“1+1+N”(混凝土升级、装配式优化、新业务拓展)发展战略,聚焦“两新”(新业务、新产品)业务,深挖与优化资源,全力推进新技术应用,并系统规划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布局,在建筑工业化与新材料领域实现了大量科研突破,夯实了高质量发展基础。
建筑工业化赋能行业升级。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化的重要方向,为此,公司依托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深入推进横向和纵向领域的科技研究,通过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实现基础与应用的双向发展。公司研发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IRF体系、轻量化装拆训练体系、铁路客站混凝土装配式雨棚等技术成果在各自领域具备独特优势。同时,公司还在生产装备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深入研究,牵头推进海南省重大专项《高性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智能高效成套生产装备研发与应用》,实现装配式建筑从材料到装备的系统性优化。
推进低碳环保材料创新与应用。为响应低碳环保的市场需求,公司持续致力新型低碳材料的研发与推广,成功自主研发出气凝胶保温隔热材料,并采用“杂化硅源(有机硅源和无机硅源)+常压干燥”工艺,使生产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了30%以上。相较于现有的气凝胶涂料产品,该材料具有更优异的隔热性能,工艺简便、安全环保,且具备高复制性与扩产性,当前已进入中试生产阶段。此外,公司还在低碳建筑材料、隔热隔音材料和混凝土装饰防护材料方面进行深层次技术攻关,并将部分产品投入工程应用。
夯实前瞻性科技基础,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提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此带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在新能源、新材料、流域治理和固废资源化等关键领域展开深入研究,目前主持18项重点课题,累计获得75项知识产权,包括11项发明专利和64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和省级工法奖等重要荣誉。
提升研发平台建设,支撑多领域协同发展。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机制的完善,与高校、研究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协作,共建联合科技创新工作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公司逐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和专利特新优势企业的认定,成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优势企业”。
强化标准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公司深度参与主营业务相关领域的标准制定工作,通过形成可持续的研发与创新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主编或参编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12项,共计16项,以标准化引领行业,提升了整体技术水平,亦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
展望未来,中铁建设集团建筑发展公司将持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积极推动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和原创科研项目布局,深入探索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同时,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需求为驱动,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