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绿色”底色愈加鲜明

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能源投资已超过传统能源投资,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小而美”惠民生项目接连建成投产,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中核萨迦300兆瓦风光储一体化电站预计将于10月底并网运行。图为该项目的风力发电 机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 本报记者 王健生

金秋的山东青岛,百般景物堪图画。10月23日,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在黄海之滨的这座美丽城市召开。会议主题为“向新而行合作共赢”,来自27个国家的能源部长、驻华使节和高级别代表,4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及中外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6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各方围绕“一带一路”能源创新、绿色合作开展深入交流,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国能源转型底色更“绿”发展成色更“新”市场供应更“稳”合作伙伴关系朋友圈更“大”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会议开幕式致辞时表示,今年恰逢“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周年,也是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开局之年。在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同指引下,中国坚持绿色低碳、创新引领、开放合作,以实际行动坚定不移推动能源发展方式变革,积极做能源转型的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奉献全球的能源转型之路。

坚持绿色低碳,促进能源转型底色更“绿”。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新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量的58.2%,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的一半以上。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15.5%提高到26.4%,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2.1个百分点,累计淘汰煤电落后产能超过1亿千瓦。

坚持科技创新,实现能源发展成色更“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能源技术创新满足不断变化的能源市场需求。中国建成完备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高效晶体硅、钙钛矿等光伏电池技术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量产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超过25%。陆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突破10兆瓦,单机18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顺利下线。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水电全产业链体系全球领先。

坚持扩大开放,助力全球能源市场供应更“稳”。广泛开展能源国际合作,促进新能源国际国内市场融合发展。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在开放竞争中练就了真本事,建成了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全产业链体系,为全球贡献了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在过去10年间,中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中国风电光伏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能源绿色转型和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作出突出贡献。

坚持合作共赢,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朋友圈更“大”。“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壮大,成员国已达34个,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六大洲。成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专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能源政策制度、信息共享、技术合作、项目开发以及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能源投资已超过传统能源投资,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小而美”惠民生项目接连建成投产,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国愿携手各国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章建华表示,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当前,国际形势趋于复杂,绿色壁垒不断增多,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困难增大。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愿携手各国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不懈努力。

一是共同提升绿色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构建多元清洁稳定的能源供应体系,是发展中国家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路径。中国愿与各国一道,立足自身能源禀赋和发展需求,制定更有雄心的绿色能源发展规划。围绕能源供应多元化、绿色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能源可及、能源互联互通等重点领域与各国开展对话交流,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能源供应体系。

二是共同加强绿色能源政策和制度创新。科学完善的绿色能源政策和制度有助于绿色能源推广应用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加强能源体制机制交流与合作,加大联合研究力度。围绕清洁能源政策、能源监管机制、电力市场建设、绿电使用与绿证互认等领域与各国分享发展经验,推广最佳实践。

三是共同加强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合作。科技创新是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加强联合攻关和技术合作,促进能源创新技术和新型业态的推广应用。围绕氢能、新型储能、先进核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等重点前沿技术与各国开展项目联合研发,探索推广多元用能场景建设,积极推进伙伴关系成员国标准的国际互认,推动各成员国优势技术成果共享。

四是共同建设好“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为我们提供了多元开放、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积极拓展“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度与广度。围绕能源领域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与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助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能源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双重挑战,寻求可靠的能源问题解决方案。

“只有向新而行,才能迎新机、开新局、谱新篇;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章建华表示,愿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为纽带,凝聚各国智慧与力量,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共同迈向更加绿色、包容、可持续的未来。

“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成果丰硕

本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同时举办“发挥创新技术效能,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适应绿色发展形势,加强能源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平行主题论坛。参会各国能源部长、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国内主要能源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人、部分国际知名能源企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分别就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新型储能和先进核电技术等新技术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能源行业应用、促进绿电绿证使用和国际互认、维护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充分的交流。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已逐步成为能源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对话平台、成果共享平台和国际合作对接平台,为各国提供了灵活多样、互利共赢的绿色能源合作机遇。各国应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为纽带,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和全球能源转型,共同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会议期间,“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员国共同举行了扩员仪式,成立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秘书处办公室,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网络智库工作组,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行动计划(2024-2029)》、“小而美”能源国际合作最佳实践、《发展中国家电力系统绿色转型蓝皮书》智库报告。通过一系列会议成果,集中展示了“一带一路”能源绿色合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了各国携手共进、共同探索能源绿色发展之路的坚定决心,切实增强了“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

2024-10-25 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能源投资已超过传统能源投资,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小而美”惠民生项目接连建成投产,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8800.htm 1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绿色”底色愈加鲜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