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德星 王嘉 张晨
山东省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紧扣建设能源强国主题,按照国家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部署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强基础促规范,将行政执法职能回归机关,组建成立青岛市能源保障中心,推动能源管理由执法监管向执法与服务互相协同的模式转变,打造青岛特色能源保障体系。青岛市能源保障中心以节能双控评价、油气管道保护、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煤炭质量检测等技术性、保障性工作为主业,围绕能源保障服务这一核心,守牢安全发展底线,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树立服务品牌,扎实推进能源保障服务。青岛市能源保障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发展与安全,努力打造“保障为民、服务发展”服务品牌,牢固树立“担当尽责”工作理念,展现能源保障队伍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坚持“边保障、边调研”,深入一线调研、倾听企业意见,对调研发现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油气管道风险识别评价现状和困境、近三年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隐患等事项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上报相关执法机关、组织座谈交流等,积极推动问题解决。坚持“边保障、边普法”,深入开展节能宣传周、油气管道巡护现场观摩、电力设施保护常识短信精准推送等活动,进企入户主动送法,现场帮扶指导纾困。积极配合能源执法机关探索打造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能源保障新模式,重新梳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管理负责人备案网上报送内容及流程,建立重点用能单位合理退出机制,开办节能降碳技术推广网上专栏,及时发布企业节能降碳改造需求信息和典型案例;协助能源执法机关建成执法指挥中心、执法信息化平台,针对油气管道重点区域开展无人机巡线视频建档,不断完善基础数据库,定期进行比对,及时发现非法占压管道等违法违规问题,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创新建立能源保障体系,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聚焦油气管道、电力设施保护重点及安全风险要害,青岛市能源保障中心建立健全“一企一档”和“高风险”点位台账,为相关执法机关提高执法精准性、减少无效巡查提供有效技术保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有关精神,青岛市能源保障中心进一步规范项目能评审查程序;开展项目节能验收调研,研究起草《青岛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验收实施方案》,推动能评项目实现闭环管理;积极响应国家节能中心组织开展的千家企业节能降碳及设备更新服务行动,深入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诊断,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帮助企业节能降碳技改项目有效落地,实现提质增效;与金海牛平台共建“青岛节能低碳产品、技术推广展示中心”,定期组织开展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交流对接会,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积极参与用能权交易体系、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编制节能服务机构名录,调整充实节能监察、油气管道保护、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专家库,不断夯实服务发展改革事业的基础。
加强能源保障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大重点领域能源保障力度。青岛市能源保障中心不断强基础促规范,狠抓能源保障队伍建设,建立学习研究型工作机制,以抓产业研究服务保障能源产业体系,以抓业务提升破解发展改革难题,以抓工作落实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一批研究成果并将成果转化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积极配合市发展改革委修订完善相关领域法律法规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持续推动能源保障机制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坚持开展业务能力大练兵,组织开展“干部大讲堂”,鼓励干部钻研业务、登台讲课、增强技能,不断提升能源保障装备水平,增强设备实操能力,以现代信息化科技手段赋能能源保障工作。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青岛市能源保障中心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重要部署,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在油气管道保护攻坚三年行动等多个专项行动中,倾力提供技术保障服务;聚焦“双碳”战略,持续配合市发展改革委开展重点耗能行业节能监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专项节能监察服务保障任务,同时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出科学合理的节能建议,推动企业节能降碳,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大油气管道、电力设施保护服务保障力度,为相关执法机关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执法行动提供有力技术保障,为全市油气管道、电力设施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做好节能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各类活动的宣传工作,“以案释法”强化警示教育,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青岛市能源保障中心将以“三个服务”为工作重点,全力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能源行政执法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二是加强对区(市)能源保障工作的综合指导与服务,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三是用心做好助企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解忧纾困,密切联系企业,主动靠前服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企业节能降碳、提质增效,安全管理规范有序,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能源保障中心,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