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能成 高杨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按照东营市委“在推进共同富裕上争一流、走在前”的要求,持续扛牢责任担当,不断探索实践,始终把共同富裕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扎实推进产业协同、增收致富,创造性地发展形成了共同富裕“广饶样板”。该县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县域一体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行动方案,制定实施“支点计划”执行方案,构建“1+8+33”工作体系,并成立绿色低碳发展、公共服务共享等7个共同富裕工作专班,建立工作例会、清单管理等五项推进机制,实施突破性攻坚,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15年高于城镇居民,2023年城乡收入倍差收窄至1.89,远低于全省2.17、全市2.44的水平。
着眼产业发展链条化夯实共同富裕经济基础
以产业规划为支撑,坚持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积极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富民产业。
搭平台,推动农业全环节提升。全县累计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39个,大王片区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通过全环节提升,带动形成120万吨粮食加工、10万吨工厂化食用菌、1.6亿株工厂化蔬菜育苗、3700万盆设施花卉产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超过2100家,带动全县30%的农民进入农业全产业链,年增加群众人均收入2600元。
聚合力,推动工业全领域赋能。培育形成化工、橡胶轮胎、高端造纸、机电汽配、纺织、食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1家,地方税收贡献过亿元企业达到14家,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产业支撑,全县共培育发展产业引领型共富工厂378个,增收致富的基础更加稳固。
促质效,推动服务业全方位升级。研究出台《关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华泰集团、齐成石化、齐润控股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总部企业;县级快递集中配送中心、康养小镇三期、鲁商城市广场等5个项目列入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成功入选全省总部经济先进县、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将更多群体嵌入到多元产业链上,近3年服务业提供就业岗位7300余个。
着眼居民收入多元化拓宽共同富裕增收路径
坚持把共同富裕的重点放在增加群众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千方百计搭建扩增收的平台、拓宽促共富的路径。
加快转移就业促富。发挥广饶产业雄厚、企业众多、工农协调的优势,推动更多农村居民进厂务工、进链经营、进城创业。全县累计11.7万农村劳动力变身产业工人,占到农村总人口的58.1%,平均每人每年工资性收入达到7万元以上;大力支持发展个体经营,帮助群众依托周边企业增加经营性收入,户均年增加收入18.6万元。
建设共富联合体带富。抢抓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全省跨村联建试点等机遇,借鉴浙江共富工坊培育模式,深入推动村企结对共建、丰富联农带农形式,105家企业与109个村结对共建,大王镇入选“跨村联建”全省重点跟踪指导镇试点。目前,全县已培育建设共富工坊、共富公司等76家,吸纳3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家门口就业。
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富。实施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整合众泽、绿盛等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合作社示范带,实现每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余元,村民人均增收8000余元。实施深度清收、多元盘活、规范管用“三大工程”,创新土地托管、集体发包、租赁入股、边角经济、入市交易、开发整理“六种模式”,累计唤醒闲置资源1100余宗,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000余万元。
着眼城乡融合一体化强化共同富裕环境支撑
牢固树立“共享也是共富”的理念,坚持以城乡规划一体化为统领,以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先导,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县镇村一体化,打造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区域环境。
持续做美城乡环境。结合全国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全省县(市)城市更新试点,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样板区建设,县城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更新比例提高到98%,累计在农村领域投入68.5亿元,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入户道路硬化等覆盖率均达到100%。
持续做优服务环境。近3年财政民生投入占比达到近八成,大力推动各类服务资源向农村下沉,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医疗基层首诊率两年提升8个百分点;强化城乡师资均衡配置,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普通高考、春季高考本科上线率大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入选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获得山东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水平整体位居全省县级前列。
持续做强社会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县域治理运行管理、矛盾纠纷化解调处“三个体系”,强化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做法,打响“乐安卫士”群防群治、“广治民安”等社会治理品牌,网格事件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达到99%以上,被授予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平安山东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共治共享的氛围日趋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