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资讯

奏响共同富裕“和谐曲”

驼铃声声,岁月更迭。从千年屯城到丝路要城,屯垦戍边精神薪火相传;从新中国成立时铸剑为犁的老军垦,到如今扎根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缘的三师人,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已深深融入三师人的血脉之中,指引着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责任感紧迫感,奏响共同富裕“和谐曲”。

抓好就业,绘就共同富裕“同心圆”——如何走好共同富裕之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职工群众?稳就业就是保民生,三师图木舒克市做大经济发展蛋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今年27岁的刘山山从英国伯明翰大学毕业后,毅然决定回到三师五十团夏河镇养起了夏河羊,如今已经是五十团夏河镇“万只羊养殖基地”的个体户。经过两年的摸索,今年他成功将夏河羊的产羔率从100%提高到210%,实现了盈利。他说:“如今,家乡发展日新月异,党的优惠政策积极向南疆倾斜,我有信心养好夏河羊,带领乡亲一起致富,让更多人尝到来自兵团的优质羊肉。”

刘山山回乡创业是三师图木舒克市落实落细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就业创业的一个典型。2023年,三师图木舒克市积极争取各类就业补助资金1.18亿元,用于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落实,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万余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015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培育高技能人才,稳定扩大就业质效,三师图木舒克市被列入“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

如今,三师图木舒克市正从传统用工加速向产业技能就业迭代,创新就业模式,着眼三师图木舒克市产业发展大局,结合园区企业、工厂用工需求,常态化推动学用合一,帮助学员熟练掌握一项技能并推荐就业,打造人才委培、技能教育、创业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合作体系,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壮大产业展现乡村振兴“新画卷”——推进乡村振兴,三师图木舒克市如何破解资源短缺和矛盾瓶颈?

地处沙漠腹地的三师红旗农场,生态环境恶劣,集中连片的盐碱地多,经济基础薄弱,就业承载能力严重不足。2022年,红旗农场引进新疆时时鲜水产有限公司,将盐碱水改良成人工海水,并在盐碱滩上建成了250亩鱼塘,养殖罗非鱼、南美对虾、斑节虾、青蟹等“海货”。该场与中国海洋大学、塔里木大学合作,采用工厂化恒温集中育苗方式,推广高效、低耗、环保的集约化、设施化养殖技术,项目实现零污染、零排放。此项目吸引了30余名团场职工入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职工”的模式,带动职工群众“抱团”发展,共奔致富路。

近年来,三师图木舒克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利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涉农整合资金、衔接资金等多项财政资金,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通过政策驱动、科技带动、规模推动,三师图木舒克市积极打造优质高产粮食生产基地、国家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深入推进设施农业、油莎豆产业、盐碱水养殖海鲜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在科技支撑引领下,2023年,三师图木舒克市粮食产量同比增长36.3%,复播籽粒玉米单产创全疆最高纪录,棉花皮棉单产同比增长4.9%,增速位居兵团第一位;向沙漠要土地、向沙漠要效益迈出新步伐,五十四团油莎豆、红旗农场盐碱水养殖享誉疆内外。

兵地共建,融合发展开新局——

站在新起点,三师图木舒克市如何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干部人才等方面加大融合力度,加快推进兵地融合发展?

秉承深厚的文化积淀,兵团和周边县乡各族干部群众在这片热土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培育出一朵朵“石榴花”,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团结歌”。

四十九团十八连与巴楚县恰尔巴格乡6个村相邻,是开展兵地深度嵌入融合发展的前沿,连队以种植红枣、核桃为主,辐射带动周围乡镇大量劳动力就业。2023年,十八连与阿勒台买里村充分发挥共建共享优势,创新完善融合发展机制,联合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带动连村群众人均创收2万元。

2023年,三师图木舒克市紧紧扭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支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优化整合本级资源、深挖连村自身潜能,打造连村产业共同体,加快推进结对连村职工群众共同富裕进程。三师图木舒克市33个连队与喀什地区30个村、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3个村建立结对共建机制,通过党建带群建,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推动兵地职工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力建成图木舒克—巴楚公路、五十三团—四十四团—图火公路等兵地融合公路27条,总里程超过1200公里,实现兵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兵地交通网络的完善,进一步畅通了职工群众的上学路、就医路、增收路。四十六团—艾力西湖镇公路通车后,麦盖提县克孜勒阿瓦提乡亚塔库木村6户村民借助便利的交通优势做起了小买卖,年均增收2万多元。

四十九团海安镇十七连汉族群众陈洪,与巴楚县恰尔巴格乡四村维吾尔族群众茹孜阿吉·图尔苏从小玩到大,如同亲兄弟。在陈洪的帮助下,茹孜阿吉·图尔苏一家通过种植核桃树、沙枣树过上了小康生活,年收入从以前的2万元增长至8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3年,三师图木舒克市累计开展“民族团结大讲堂”活动1200余场次,走访群众4万余户次,开展联谊活动170余场次,覆盖13028人次。目前,三师图木舒克市已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示范单位4个,自治区、兵团级模范集体和示范单位27个。

今后,三师图木舒克市将深入推进26个连队与邻近26个村组织共建、产业共创、科技共兴、教育共享,组织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农业科技帮扶工作,促进兵地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创办连村合作社,共建示范田、示范园,推广天润乳业“企业+合作社+基地+职工群众”,唐锦纺织“家庭工坊”等模式,带动更多兵地群众就业。推进兵地中小学学籍互通互转互认,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融合发展,提升兵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

2024-06-0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6564.htm 1 奏响共同富裕“和谐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