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相辅相成

□ 本报记者 荆文娜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

又到一年毕业季,就业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在专业人士看来,高质量充分就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劳动力作为支撑,而高质量就业又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进而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新质生产力发展释放就业红利

近日,在中南大学举行的湖南2024年先进制造业青年就业行动中,线上线下超1000家优质企业提供中高端技术及技工招聘计划等3万余个。这场以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招聘会,岗位需求全面对接该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体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上海市春季促进就业综合性大型招聘会设立了“新质生产力”专区,提供了算法工程师、产品经理、社区运营等多类型岗位。在今年上海海事大学举行的春季专场招聘会上,除了匹配学校优势专业的物流进出口相关行业外,还有约1/3的岗位来自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一批新兴产业,共吸引了近500家企业参加,提供约1.1万个工作岗位。

在天津市武清区举行的“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上,有50家企业参与,提供机械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互联网信息技术、住宿餐饮等岗位1100余个。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据全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大数据分析,目前技术技能岗位需求扩张明显,与普工的需求结构由“三七开”变为“五五开”,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人才需求旺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特点和变化,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巩固增强,同时也折射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

2024年最新招聘机构数据显示,随着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加快,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专业人才需求激增。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旺盛的就业需求,不少新职业也逐渐培育形成。5月2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网发布公示,拟增加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云网智能运维员、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19个新职业。

新质生产力正在引领就业市场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江苏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斌此前表示,一方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必须依托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实现;另一方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必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新作为。具体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有利于直接创造大量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源附加值的岗位需求。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资源,就业技能素质直接影响生产力的标准,决定生产力的能级,需要大规模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精准匹配的就业供需对接机制,推动优质人力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所在的重点区域集中、重点企业集聚。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曾红颖表示,为了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让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更高,还需在引才育才上系统谋划、久久为功。

从政策上看,为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陆续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使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更好衔接。此外,为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从产业、企业、高校等层面入手,规划数字人才的培育体系。

从地方行动看,在培育未来产业方面,北京近期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推出10个专项行动,提出紧扣首都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加强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硕士博士的创业支持。放眼全国,有的地区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未来技术教育和研究机构;有的注重校企合作,加大前沿领域紧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

从企业来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加速培养科技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增加人才供应,亚盛医药与西交利物浦大学共建产业学院,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则通过强化专业培养、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培育人才。

新质生产力需主动应对就业新挑战

青年人是稳就业工作关注的重点人群,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1170万人。近年来,为促进青年人就业,我国各地不断推出推动中小企业吸纳青年人就业的政策。天津市为中小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搭建平台,引导更多毕业生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就业;黑龙江省对高校毕业生设立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最高贷款额度提至300万元。此外,全国多省市对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给予补贴政策扶持。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小微企业属于民营企业,虽然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但民营经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欧阳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民营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在创新研发上投入不够;部分企业发展风险较大,在安全生产、科技人才、市场开拓、投融资等方面相比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还有不小差距。

欧阳俊表示,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必须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还应切实改善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机器换人”“黑灯工厂”等现象愈发普遍,是否又会对就业造成新的困扰?“技术创新推动就业升级,促进就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新技术的应用往往能创造新的行业和职业。如传统销售向电商的转型,原来的一个销售岗位或职业,现在裂变成几百个细分行业和专业技能,提高了就业容量、质量。另外,还需进一步激发创业积极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创业活动本身又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曾红颖建议,要未雨绸缪、主动应对,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


2024-06-0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6511.htm 1 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相辅相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