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鱼米之乡、文明之邦。2018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提出布局建设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和瓯江山水诗路,串联起全省山水、文化精华,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打响“诗画浙江”金名片,促进区域联动发展。2023年9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发表致辞“祝愿大家在诗画浙江度过难忘的时光”。
规划布局“四条诗路”
强化顶层设计,系统编制《浙江省诗路文化带规划》和“四条诗路”三年行动计划,以主要水系为纽带,以诗人行迹为脉络,在北部打造大运河诗路和钱塘江诗路,在东部和西部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首尾相连,绘就西周金文字形的(文)字。
浙东唐诗之路,以曹娥江—剡溪—椒(灵)江为主线,是古代名人雅士自浙东运河转道古剡溪探访佛宗道源之路,留下了王羲之《兰亭集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徐霞客游记》等名篇。沿线串联会稽山、天姥山、天台山、书圣故里、阳明故里等文化名山和名人故里,彰显“兰亭流觞,天姥留别”文化印象。
大运河诗路,以京杭运河和浙东运河为主线,是古代南北诗人文化交融的重要通道,留下了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陆游《示儿》、孟郊《游子吟》等名篇。沿线串联乌镇、慈城、南浔等运河名城古镇及南湖、天一阁、鉴湖等重点景区,彰显“千年古韵,江南丝路”的文化印象。
钱塘江诗路,以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兰江—婺江—衢江为主线,是浙皖闽赣四省通衢水运要道,留下了骆宾王《咏鹅》、孟浩然《宿建德江》、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李清照《题八咏楼》、于谦《石灰吟》等名篇。沿线串联杭州南宋皇城、严州古城、衢州古城等古城遗迹,彰显“风雅钱塘,百里画廊”的文化印象。
瓯江山水诗路,以瓯江—大溪—龙泉溪为主线,其中永嘉楠溪江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留下了谢灵运《登池上楼》、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沈括《雁荡山》等名篇。沿线串联楠溪江、雁荡山、古堰画乡、缙云仙都等重点景区,彰显“山水诗源,东南秘境”的文化印象。
项目联动“诗画浙江”
谋划“千亿”项目。“四条诗路”入库项目近400个,总投资超5400亿元。浙东唐诗之路重点实施宁波溪口雪窦山名山名镇、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绍兴阳明故里整体开发等项目。大运河诗路重点实施宁波慈城古县城保护与开发项目、湖州江南水乡古镇集群建设、绍兴浙东运河文化园等项目。钱塘江诗路重点实施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杭州国家版本馆、之江文化中心等项目。瓯江山水诗路重点实施国家传统村落公园、汤显祖戏曲小镇等项目。
擦亮“诗路百珠”。建立诗路珍珠遴选机制,首批着力挖掘擦亮文化名山、人文水脉、森林古道、文化遗址公园、名城名镇、诗路古村、文化产业平台、海岛公园等八大类共141颗诗路珍珠。经过5年建设,天目山、四明山、雁荡山等14颗诗路珍珠被评选为全省“名山公园”。建成安吉古城、良渚古城遗址、上林湖越窑、大窑龙泉窑等4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德梅城、富阳新登、桐乡崇福、永康芝英、松阳古市等12颗珍珠入选全省千年古城复兴计划。
多线串珠成链。策划推进文化高地研学游、诗路古镇古村游、山水诗画自驾游、诗路生态康养游、诗路古道体验游等5类30条诗路黄金游线。浙东唐诗之路沿线新昌、天台、仙居、临海四地开发“新天仙配”黄金旅游线;大运河诗路上,湖州市打造水乡古镇水上游线;钱塘江诗路上,杭州市打造“诗路文化·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游线;瓯江山水诗路上,温州市打造瓯江夜游精品线。
文化创造富民价值
深挖文化价值。出版《浙路诗心—浙江诗路作品精读》《浙东唐诗编年史长编》等,完成全省1845项重点文化元素基因解码,遴选南孔文化、和合文化等20个转化利用示范项目,形成一批诗路文化的闪光符号。
推动文旅融合。“四条诗路”沿线打造国家5A级景区2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8家,建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8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76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7个、重点村54个,培育乡村民宿超过2万家,带动50万名农民就业。
培育文创产业。打造诗路文化盛宴,推出“知江南”系列文创品牌,开发杭州宋韵、衢州南孔、绍兴兰亭、台州刺绣、龙泉青瓷、温州瓯窑等文创产品,创作印象西湖、如梦上塘、宋城千古情等演艺作品,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的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