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广丙
新年伊始,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捷报频传,绿色发展又有了更优表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洪雅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年产干茶3.8万吨,年综合产值实现68.5亿元,比2022年增加8.5亿元。
激活一座城,幸福一代人。在一片茶叶串联的产业链背后,可以透视出一个山区县狠抓绿色发展,让“山窝窝”变“金窝窝”,交出的绿色转型答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作为“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洪雅县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抓手,大力发展一杯茶、一树椒等绿色优势农业,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不断壮大生态产品价值供给方式,形成了“茶、竹、椒、乳、药”五大优势产业,加速构建起“农业、工业、三产”相互促进、互动循环的绿色经济体系,在加快建设“两山”转化示范县、绿色发展先行区迈出铿锵步伐的同时,探索出破题山区经济绿色发展、互动循环、高质量发展的“洪雅密码”。
逐“绿”突围客商云集大山“小市场”
“今天收了1000多斤春茶,这里生态好、茶叶品质好,我们已连续10多年来这里赶集收茶了。”近日,在洪雅县中山镇茶叶交易市场,来自重庆市的茶商手捧鲜嫩的春茶赞不绝口。
地处大山深处的“小市场”,何以引来一线都市的“大客商”?而且还一盯就上十年?“作为眉山市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中山镇茶叶交易市场是洪雅名优茶的主要交易场所之一,历来深受全国各地茶商的青睐。”洪雅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为探索山区经济新路子,带领山民增收致富,洪雅县充分利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资源禀赋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搭建产品交易平台,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推动绿色价值实现转化,有力激活了山区经济活力。
洪雅县地处大峨眉国际旅游环线核心区,是成渝双城圈、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幅员面积1896平方公里,耕地19.5万亩,是远近闻名的生态经济强县。近年来,为探寻绿色转化路径,该县推动打造了藤椒产业园、老川茶高山生态茶园等种植基地,积极推动“瓦屋春雪”等高端老川茶品牌的塑造,有力提升了绿色发展的产出经济效益。2023年,该县茶、竹、椒、乳肉、中药材年综合产值117亿元,连续五年获评全国茶业百强县。
此外,为深化绿色发展,该县还向200多万亩森林要效益,充分利用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优势高质量打造森林“粮库”,探索形成了“一竹一茶一剂药,林鱼林猪林味道”的林下经济种养模式,为乡村振兴起好示范引领作用。
如今,该县已成为四川全省唯一盆周山区整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入围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向“绿”而兴为工业经济注入澎湃动力
“推动技改以来,公司共减少使用燃煤22万吨/年,节约标煤5.75万吨,不仅用工减少145人,而且产品优良品率由95.1%提升到99.3%,公司低碳绿色产品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海涛说,公司已成为全国第一家实现元明粉清洁环保生产的绿色企业。
播下绿色种子,收获绿色希望。为激发工业经济澎湃动力,洪雅县紧跟国家“双碳”目标发力,积极谋划、靠前指挥,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洪雅县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为推动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洪雅发力“茶、竹、椒、乳肉”和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1+3”特色产业,率先推行绿色工业“链长制”,建立了每月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例会等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企业满产达产实现“开门红”。
此外,为推动绿色工业成型成势,该县还瞄准高科技企业招引发力。自2021年道达智能车辆制造公司进入洪雅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在立足传统场内车辆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持续服务于智能环卫、智能执法、智能物流等多个领域。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国家和地区。
提升发展能级持续擦亮旅游名县招牌
“山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山下百花盛开,满眼翠绿。”最近一段时间,一组“一山两景,上下不同”的瓦屋山实景图片,刷爆巴蜀大地微信朋友圈。
“尽管已是春天,依然能走进冬天看雪景、堆雪人。”北纬30度赋予大自然的神秘,为广大游客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为洪雅县这片多彩的土地注入生长动能。
洪雅县有关负责人说,为推动绿色价值实现转化,今年洪雅将全力推进“6+N”品牌创建,持续推动柳江玉屏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瓦屋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争完成国家级景观质量评审,持续擦亮旅游名县招牌。
据介绍,为提升旅游核心服务能力,该县大力推动智慧旅游、数字旅游建设,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通过接入3000多个视频监控,对全县A级景区、文化场所、交通路段进行实时监控,为游客提供精准的出行参考,进一步提升游客可知可感的舒适度、体验感。
如今,该县正力促绿色转型,加速一二三产业互动循环,在新打造瓦屋山兰溪绝壁栈道、半山画廊等5个新业态基础上,聚力打通循环堵点,持续擦亮洪雅绿色发展的金字招牌,加速构建绿色循环发展的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