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克俭 鞠中华
深冬时节,皑雪覆地。走进黑龙江省拜泉县大众乡勤俭村“乡村振兴微工厂”车间,工人们正热闹地围在一起包粘豆包,蒸笼里热气腾腾;隔壁电商直播间里,淑媛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淑媛正在直播,向全国消费者热情推荐着农家小院的各种干菜……
“这个厂子建得好,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了,忙完家里的农活,秋天制干菜,冬天包豆包,每天能挣100多块钱,月收入3000元没问题。电商就是好,互联网让我们把园子里的菜变成了兜里的钱!”拜泉县大众乡勤俭村村民邱琴脸上挂满了笑容。
拜泉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村企支部联建发展模式,围绕“党建+人才+电商”精准发力,全力打造“众人识才情恋干菜”党建品牌,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
据任淑媛介绍,为进一步扩大销售,今年在“乡村振兴微工厂”设立了干菜直播间,干菜产品上架央企消费帮扶平台、磐康企业私域平台、832消费帮扶平台、抖音、快手等平台,开通销售许可;线下依托拜泉县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北京宜家、北京攀钢进行合作销售,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方式,让干菜从田间地头直接抵达消费者面前。
目前,“八拜粘”大黄米火炕粘豆包、“干恋情”系列干菜、鹤泉土鸡蛋等农村特色产品,已纷纷借助电商直播快车销往全国,畅销北京、江苏、河北、山西等省份。直播间每天销售量在200单以上,累计销售总额达300余万元,带动农户47户100人,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农村电商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产业发展。近年来,拜泉县坚持以党建引领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党建领电商、电商促发展”党建工作品牌,县电商行业党委深入实施“党建领航”“红色先锋”“教育赋能”“关心暖新”“助企强新”五项行动,加大农村数字人才培养力度,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
“咱们产品今天拍3送1,拍得越多,省得越多……”在拜泉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拜泉县电子商务企业党支部书记杨波正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销售农产品。
杨波是乡村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更是一名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带头人,他始终坚持做好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通过电商渠道帮助村民网上签订50吨小米销售订单,帮助村民创收20余万元。“偶然一次机会,我参加了县里举办的‘新农人’培训班,学习了农业基础知识,了解到电商网络销售的发展方向,现在我们公司基本上形成了从农户到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杨波说。
“我从2023年8月份毕业回家在这里上班有4个多月了,就在家附近上班很方便,这里待遇也非常不错,电商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申创欢喜有限公司主播小吴开心地说。
拜泉县电商行业党委按照“资源统筹、功能完备、布局合理、作用发挥”的建设思路,积极打造新业态群体“暖心驿站”“红色读书角”“24小时服务区”等功能区间,为电商主播以及县域内所有新就业群体提供政治学习、思想教育、技能培训、娱乐休息等服务。创新开展主播“传帮带”活动,为每名新入行主播安排1名资深主播作为导师,依托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分享直播心得体会、开展研讨交流,让新入行主播迅速进入状态。电子商务产业园“创客小屋”共帮助100余名毕业生解决了就业问题。
2022年以来,拜泉县电商行业党委依托县域内现有农产品流通基础,从网红直播着手,培育互联网“新农人”6人,进行线上媒体宣传、门户网站推广宣传20次,组织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微工厂的电商从业人员及主播进行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直播运营、微工厂电商管理、团队建设等专业知识培训。截至目前,共开展经验交流会12场,举办培训班40余场、培训600余人次,成功培育企业主播130名、农村电商直播网红10余名,吸引更多人才返乡创业,打造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电商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