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海北州近3年八成以上财力投入社会民生领域

本报讯 “海北州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理念,2021年以来,全州80%以上财力用于发展普惠共享的社会民生事业,一大批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的项目全面实施,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委统战部部长、州政协党组副书记公保才旦在青海省政府新闻办近日召开的“新时代、新青海、新征程”海北专场发布会上如是介绍。

2023年,海北州民生保障持续增强,落实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8亿元,实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项目32项,全州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905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4.7万人;鲁青高级中学建成运行,全州职业学校学生人数超过5000人;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连续14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增幅10%以上。

海北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综合实力持续攀升。2023年,海北州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同比增长4.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左右;财政收入达到6.6亿元,成为青海省唯一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获评青海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地区。

2023年,海北州“四地”产业全面提速,建立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万只藏羊万头牦牛养殖基地、56个千只藏羊千头牦牛养殖基地,1770万亩天然草原、136万只(头)藏羊牦牛通过国家有机认证;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1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全州接待游客1356万人次、同比增长281%,旅游总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95%。

海北州现有藏、汉、回、蒙古等2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9.3%,所辖4县全部进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行列。

(刘亚婷)

2024-01-1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4328.htm 1 海北州近3年八成以上财力投入社会民生领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