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黄安 淦国亮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市侨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党政所需、发挥侨界所能,通过建基地、挖内涵、拓招商、搭平台等举措,以侨为“桥”,展示南昌新面貌,开辟招商引资新阵地、传播中国好声音,擦亮四个“侨窗口”。南昌市青云谱区君湖社区“侨胞之家”、红谷滩区卫东街道“鸿之家”“侨胞之家”获得全国“优秀侨胞之家”称号。
建基地、固基础,打造基层组织建设“侨窗口”。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南昌市累计成立了112个基层侨联组织。创新推广基层组织“456”工作法,即4个工作室(侨法宣传室、法律援助室、心理疏导室、矛盾调解室),5好(组织好、队伍好、阵地好、经费好、活动好),6支志愿者队伍(帮扶解困志愿者服务队、法律咨询志愿者服务队、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服务队、文明志愿者服务队、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队、文化宣传志愿者服务队),不断推进基层侨联组织建设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为“昌治久安”品牌作出侨联的贡献。建立南昌市侨商会、市侨联青委会、市老侨联谊会、市侨联法顾委、市侨联文协会等5个平台,打造成为侨联事业发展的“五朵金花”。5个基层“侨胞之家”荣获中国侨联“优秀侨胞之家”荣誉称号。南昌市经验先后在全国、全省基层侨联组织建设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向全国侨联系统推广。
挖内涵、强创新,丰富文化传播“侨窗口”。探索海内外文化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宣传推介南昌,促进海外对南昌的了解,通过海外侨胞讲好“南昌故事”。拓展与海外华文媒体和国内重点媒体的联系,多角度、全方位推介南昌,提升南昌市在海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承办“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营,来自西班牙、泰国、日本的173名海外华裔青少年,以听故事、学典故、云游南昌等方式,通过线上打卡、交流互动完成中华文化的云端学习之旅;开展“云端相聚庆新春凝心聚力迎冬奥”主题活动,吸引了20多个国家的1万多名华人华侨参与;引导海外侨胞主动发声,热议党的二十大,汇聚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力量;申报中国侨联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安义古村群成功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承办2023年江西海内外侨胞新春云联欢会,“瑞兔贺岁传乡情,万象回春聚侨心”主题节目,在全球各大网络平台上播放,受到海内外侨胞们一致好评。
拓招商、促引资,擦亮招商安商“侨窗口”。响应南昌市“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的要求,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2023年初分别召开海外侨领和归国留学人员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发出《在全市侨界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的倡议书》,整合侨界人才、资金、项目资源,吸引侨商侨企来南昌市创业发展。完善招商活动机制,邀请海内外侨商侨企和专业人才来昌参加招商推介活动,举办经贸洽谈、主题论坛、项目路演、人才交流和项目对接等活动。组织侨商侨企参展参会,助力侨商侨企把握商机。完善“网上招商”机制,通过侨联网站、公众号、微信群等及时发布最新招引政策,向海内外广泛宣传。领导带队赴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市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活动,送达南昌市招商项目及有关政策,宣传推介南昌,2022年签约项目4个。招商之后更要安商,每年9月开展为期1个月的“侨企服务月”活动,走访侨资企业116家,涉及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生物科技、酒店餐饮、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仓储物流、生态环保等近20个行业。收集意见建议150条。组织律师团与基层无缝对接,服务团70名律师与51个侨联基层组织对接,积极为侨企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
搭平台、广交往,涵养海外联谊“侨窗口”。侨联是小机关大舞台,联系着全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48个社团组织,接待了海外侨团10余批,组织海外侨领座谈会2次,举行过科企对接会3场,来自马来西亚、印尼、北美、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名重点客商。疫情期间,南昌市侨联动员组织68家侨资企业,捐献物资、资金达3068万元。精美打造特色“侨”品牌。始终坚持以“服务大局,服务侨胞”为宗旨,做到“每周有交流,每月有活动”,已成为构建为侨服务大网络的重要载体,日益成为广大海内外侨胞侨属的“侨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