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欢
今年4月,新华社《瞭望》杂志刊文,聚焦深圳市总工会打造以“四力”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工会组织能力体系的实践探索。文章指出,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支持深圳开展工会联合会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的批复精神,勇担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责任,深圳市总工会遵循党的群团工作规律,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以职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以平台化、品牌化、生态化建设为抓手,探索全面加强以感知力、响应力、影响力、凝聚力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工会组织能力体系建设,形成“金字塔”式线下组织体系和扁平化线上服务体系互为补充、协同配合、全面覆盖的职工维权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工会服务职工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助力高质量发展本领,切实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近日,深圳市总工会在全面总结40多年改革发展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开展工会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经验的基础上,对工会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创新实践,出版了《感知力响应力影响力凝聚力:中国式现代化工会组织能力体系探索与实践》一书,全面呈现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工会的实践与探索——构建以“四力”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工会组织能力体系,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良性循环,实现工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早在2020年,深圳市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就提出“对标最高最好最优,争做全国工会尖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的奋斗目标,并研究制定“十四五”期间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工会五年工作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实现时,深圳工会将在团结引领职工、基层组织建设、智慧工会建设等重点领域深化探索、先行示范、走在前列,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制度,担当起先行示范工会建设的崇高使命。时值2023年岁末之际,深圳市总工会提前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改革创新无止境,南国鹏城显本色。与深圳经济特区一同成长的深圳工会如同参天大树,新芽岁岁破枝,枝干年年伸展。其接续奋斗,展开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为全国工会建设发展贡献了“深圳智慧”。
“打造以‘四力’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工会组织能力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的有益探索,是推进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其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以此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彭海斌说。
路线图:从顶层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工作闭环
如何全面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如何将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要求落细落实落具体?什么是先行示范工会?如何建设先行示范工会?《感知力响应力影响力凝聚力:中国式现代化工会组织能力体系探索与实践》一书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这是深圳市总工会自1980年成立以来,首次全面总结梳理改革经验与做法。
该书揭示了深圳工会改革发展的主题主线,展示了深圳工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进行的探索与努力、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分享了深圳工会近年来开展工会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的实践,提炼总结了优秀改革实践经验,具体而微地讲述了每项改革的实施过程与结果。
据了解,该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共三篇十六章。
第一篇,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10年为一个阶段,对深圳工会改革发展进行了客观全面梳理,回顾了深圳工会40多年来改革工作的重点和亮点。
第二篇,总结了2020年以来深圳工会开展工会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的经验,呈现了从前期开展顶层设计、立柱架梁,到中期品牌化、平台化全面推进,再到构建生态、系统集成的先行示范工会的建设路线图。
第三篇,分享了深圳工会在系统开展工会综合改革基础上,如何全方位做好工会工作、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工会组织能力体系的思考,并从概念、作用原理、实践路径和具体案例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构建以“四力”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工会组织能力体系的深圳探索。
实景图:“四力”能力体系建设在深圳工会落地生根
“四力”是一套逻辑清晰、圈层递进、循环增强的能力体系,感知力、响应力、影响力是层层递进关系,从感知需求到响应需求,再到放大成效影响,共同形成凝聚力,同时凝聚力的增强又推动感知力、响应力、影响力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终推动“四力”建设形成能力不断优化增强、圈层不断延伸扩展的螺旋式上升的闭环体系。目前,该能力体系建设在深圳工会已经落地生根。
首先,线上线下全面感知个性共性需求,建立起职工需求精准识别机制,做到精准服务、供需对路,真正发挥工会“娘家人”作用。
其次,打造“分层分类+多元参与+智慧平台”高效响应模式,健全维权服务工作体系、做好重点群体“雪中送炭”工作、建立多方参与机制、探索形成工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实践,做到“职工有所需、工会必回应”。
再次,工会“搭台”职工“唱戏”,运用服务品牌打造和满意度评价等方法,不断放大工会声音、释放工会能量,形成工会组织持续正向的影响力,实现工会工作组织一批、引领一批、带动一批、影响一批职工群众的良性循环。
最后,认真履行工会组织政治责任,通过设立思想引领示范点、一体化推进入会和服务、培育工会积极分子等,将工会服务和影响的职工凝聚到工会组织周围,实现职工与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政治同向、思想同心、组织同行、行动同步。
体系化、标准化、数字化、通用化“四步走”,是“四力”能力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在体系化方面,围绕基层组织建设、职工权益维护、“互联网+”普惠服务等25个体系,归纳形成感知、响应、影响、凝聚四种类别的36条参考评价指标库。在标准化方面,研究制定《深圳市总工会职工文化建设“三大节”工作指引》《深圳市总工会诉求响应事项分层分类标准》等67个工作规范和标准文件。在数字化方面,梳理形成145项工会业务服务事项清单、201项智慧工会系统功能清单、155项大数据治理数据需求清单。在通用化方面,将数字化经验与成果转化为通用产品,推动形成包括技术、应用、接口和服务等多个类型、贯穿智慧工会建设全过程、覆盖所有工会工作体系的数字化产品矩阵。
加速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加快建设
从1982年12月成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工会,到20世纪90年代相继推出“蛇口模式”“宝安模式”,再到进入21世纪后推动沃尔玛等在深世界500强企业组建工会、开展集体协商、探索“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从2008年在全国首创“圆梦计划”,以工会资助职工教育的新形式为劳动者提供“文化输血”,全面提升其职业技能素养和人文精神内涵,到将工会服务触角延伸到各类在深企业,保障员工心理健康,并以“聚力计划”“欢乐在鹏城”“暖工行动”系列特色品牌活动等为载体,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为广大职工提供全方位“心灵理疗”;从多年坚持开展工会传统的“金秋助学”“送温暖”等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再到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职工互助保障体系、开发工会特色服务项目……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深圳工会,一直秉持着锐意进取、创新探索的精神,竭诚服务职工,全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为广大职工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谱写了深圳工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
在全市各级工会的努力下,深圳工会“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经验得到上级工会的认可和推广,全国总工会将其写入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广东省总工会将其总结为“三个一批”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三新”领域工会组建成效突出,广东省总工会在深圳召开全省基层工会现场经验交流会予以推广;首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会消费扶贫新模式,2021年2月,深圳市总工会脱贫攻坚工作组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光荣称号;扎实推进企业民主管理,被评为“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强三性、去四化”,不断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全国总工会就支持深圳市总工会开展工会联合会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作出专门批复。
2023年是中国工会十八大的召开之年,也是深圳工会深化工会综合改革、奋力建设先行示范工会的攻坚之年。彭海斌表示,深圳各级工会全面落实中国工会十八大部署,围绕全市发展大局,“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服务职工群众,全面加强以“四力”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工会组织能力体系建设,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上展现新担当,在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打造服务新平台、拓展职工成长成才空间上彰显新作为,纵深推进工会综合改革,奋力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工会。
回望来时路,岁月峥嵘。40多年来,深圳工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成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最紧密的纽带,走出了一条富有深圳特色的工会改革发展之路。
展望新征程,山长水阔。深圳工会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广大职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