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甄敬怡报道 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其中,境外参展商占26%;观展人数达到15万人次,其中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人数超过8万;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今天下午,为期5天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正式落下帷幕,收获满满。
“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博览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表示,首届链博会,在各方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办成了一届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经贸盛会,实现了促进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的目标,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新产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新载体,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首届链博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圆满成功,发出了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时代强音。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首届链博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李强指出,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得更具韧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李强就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提出四点倡议。李强的主旨演讲引发中外嘉宾热议,各方纷纷表示从中感受到中国坚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贸促会同与会工商界代表共同发布《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北京倡议》,传递了国际工商界加强互利合作、坚定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共同期盼。
——链博会展览展示精彩纷呈,成为各方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的大舞台。
首届链博会展览总面积10万平方米,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产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在515家参展商中,境外参展商占26%,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欧企业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36%。
首届链博会6大展区各具特色,注重从展产品到展链条再到展生态,搭建全球相关产业链各类主体之间的合作平台。
——链博会专题论坛贡献“链博智慧”、凝聚广泛合作共识,生动描绘了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的新愿景。
链博会对应5大产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展区举办6场专题论坛,5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0多名国际组织等机构代表、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高管等,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前沿问题,热烈交流研讨,发表真知灼见,吸引3000余名中外观众参会。“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密不可分,只有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更好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增长。”张少刚说。
首届链博会期间,中国贸促会发布了《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这是全球首份以供应链促进为主题的研究报告,首次全面量化分析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首次构建全球供应链促进分析体系,围绕推动全球供应链技术创新、开放合作、互联互通、包容发展等内容提出建议。
——链博会配套活动丰富多彩,放大了展会综合效应。
首届链博会期间,有关各方共举办360多场配套对接、交流活动,15000多人参与,发布研究报告、宣言、标准等23项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协议200多项,涉及金额1500多亿元人民币。
“参展商普遍表示,这次链博会成效远超预期。链博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张少刚表示,下一步,中国贸促会将与各方共同努力,把链博会年年办下去,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