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泽勇
11月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指出:“要根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期待,加大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解决力度,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好先行探索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一项项具体行动推动美丽中国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万里河山变得更加美丽多彩。作为生态大省的四川,在持续发力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之际,积极考量谱写“美丽中国四川篇章”。为此,四川专门出台《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确立15个“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市),进行先行先试。
这些试点有哪些“美丽特点”,为什么行,凭什么能?日前,迎着初冬的脚步,与先行试点市之一有着“诗酒之乡”美誉的射洪市,来了一场“美丽约会”。
着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
射洪,位于四川遂宁市,是一座有着1500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是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的故乡,川酒“六朵金花”沱牌舍得酒的产地,也是有着“锂电之都核心区”称谓的城市。
冬日下的射洪,远山微翠、近水碧蓝。浩浩汤汤的涪江,温柔多姿的梓江,把这座充满唐诗韵味和满城酒香的城市轻轻相拥,抬眼间,一幅水墨山水画跃然眼前。
如此景象不仅让前来这座城市的“客人们”心情变美,就连当地人也是如此。“看着城市一天天变美,心情也跟着变美。”正在射洪涪江一号桥下太湖湿地公园休闲的张大爷接受采访时开心地说。
据了解,太湖湿地公园以前是荒废的河滩地,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经过政府的大力整治后,成为当地居民夏天纳凉,冬天锻炼的场所。随着不断的更新,如今成为一处融休闲、健身、游赏为一体,充满活力的城市休闲生活绿色长廊。
太湖湿地公园的变迁,只是这座城市变美的一个缩影。作为四川省省级城市更新试点,从2021年底,射洪以“六街两广场”改造提升工程为“先手棋”,拉开了城市更新大幕。
改道路、改小区、建景观……通过近三年的城市更新,该市的“六街两广场”“四街三园一天桥”完美呈现,新(改)建生态停车场10个、人文景观16处,356个老旧小区改造后焕然一新,创成省级绿色社区22个,在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测评中居全省第一位。同时打造出一批如紫云文化公园、花果山城市公园、平安森林公园等城区绿色景点,不仅扮靓了城市空间,也提升了城市品质。
目前,射洪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到11.5平方米/人,城市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到1.3公里以上,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
“美丽不是只在山水”。在这场绿色变革中,以工业为重的射洪深刻体会着“美丽”二字,以城乡融合为着力点,正在把“美丽”镌刻在城市的每个角落。
今年7月20日,射洪“城市更新样板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明确提出,要重点布局在城区形成“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在乡镇形成“一镇一园、一园一景”的“大中小合理搭配、城镇村一体发展”公共活动空间大格局,让男女老少等各类群体都可以在公园找到便捷舒适的活动空间和方式,真正打造让市民亲近自然、锻炼身体的公园。
或许这正是射洪“舍”与“得”的本真写照。正如射洪相关负责人说,加快城市更新,让城市变美,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让射洪成为近悦远来的向往之地。
强化“生态红线”夯实美丽底气
清晨,螺湖在阳光下泛着波光粼粼,成群的水鸟或觅食或相互追逐嬉戏,不时掠水而飞,发出欢快的叫声……仿佛在向湖边检测水质的巡湖工作人员打着招呼。
这样自然和谐的画面,在射洪的河流和大小湖泊同样上演着。就像巡湖工作人员说的那样,给水鸟一个安全的“家”,也正是给我们自己一个安全的家。
射洪水系发达,涪江、梓江呈树枝状延伸全市境域,形成太湖、螺湖、金湖、柳湖等湖泊,河流总长390.4千米,绘就了“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画卷。
水系发达,意味着风景美丽,同样也意味着监管的难度。近年来,射洪着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一方面建立科学的监管系统,一方面严格落实责任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丈河”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快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以及加强大气环境预警能力建设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采访中获悉,2022年涪江、梓江国考断面平均水质提升至Ⅱ类,2023年时常呈现I类水质,城乡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据了解,空气优良天数率从2016年83.6%提升至2022年97.5%,PM平均浓度从2016年4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30微克/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6%以上,获评“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重点生物物种种数保护率95%以上。土壤、固废(危废)和辐射环境安全形势稳定,未发生耕地受污染事件。
此外,射洪稳步推进“千村示范”工程。目前,示范村黑臭水体全面得到整治,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76.2%,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达到100%,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3万户。
值得一提的是,射洪还积极实施融资增信赋能行动,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美丽四川建设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同时加强人才交流、培训,鼓励相关企业与国内一流环境科研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强化绿色科技支撑。
遂宁市射洪生态环境局负责人陈鹏宇在接受采访时说,下一步,射洪将认真贯彻落实《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及其实施方案,对标对表细化美丽四川建设射洪实施方案,确保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面积不减、功能不降,性质不变,为美丽射洪夯实绿色生态底气。
拓宽“两山”转化激发美丽效应
射洪是一座有山有水、有诗有酒、有滋有味、有情有义的城市,如何让这些资源增值增效?
近年来,射洪立足“诗酒”和“山水”两大核心资源,走出“山水格局、南诗北酒、多产融合”的文旅发展新路径,投资5.6亿元实施11个精品村建设,建成双江村诗歌田园休闲地、牛心村酒粮基地、孝德新村网红打卡地、中皇村三线文化体验地,形成乡村旅游新格局。
随着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美了乡村,也富了农民。例如,以种养业为主的龙泉村,2022年村域经济总产值1.1亿元,人均收入28300元;做足山水文章,打造多样消费场景双江村,实现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现在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家园变美了,腰包也鼓起来了。”双江村村民开心地说,绿水青山真正的变成金山银山了。
说起射洪,不得不说射洪的白酒和锂电两大产业。近年来,射洪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靠锂电新材料、食品饮料等主导产业,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并先后创建了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9家、省级节水企业6家。拥有天齐锂业、舍得酒业、四川美丰3家上市公司在内的规上工业企业139家、经营主体近5万余户。
作为“锂电之都”核心区,拥有锂电企业35家、项目50个,锂电高新产业园获评全省首批“5+1”重点特色园区,2022年实现产值320亿元,实现翻番,锂电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全省仅5个。同时作为“中国白酒之乡”,射洪正抓紧建设362平方公里的四川沱牌绿色生态食品产业园,全力创建川东北白酒特色产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全国优势白酒产区。
当前,射洪正以绿色化、集约化导向,加快打造“千亿锂电、千亿食品饮料、千亿能源化工”三大集群。同时着力建好四川射洪经开区、锂电化工园区,积极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绿色低碳示范园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射洪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美丽经济”效应不断溢出。2022年射洪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0.06亿元、增长4.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万元。成功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居西部百强县第11位,获评19张国家级名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36项省级荣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勇立潮头,更见历史担当。射洪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坚决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忠实捍卫者;坚决做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有力实践者;坚决做美丽中国、大美四川的坚定建设者,以生态之美成就发展之势,让生生不息的大美山水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前,射洪正积极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以“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市为抓手,聚力破解“美丽密码”,着力绘就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态富庶画卷——到2035年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健全、碧水蓝天美景常在、城乡形态优美多姿、文化艺术竞相绽放的美丽射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