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题

传承中医药精华推动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用“真实力+硬功夫”铸就中医品牌

徐州市中医院新院效果图

医院为患者实施心脏介入手术

医院引进C臂最新型数字减影成像系统

医院合理运用中医推拿诊疗技术和预防方案

医院每逢夏季三伏、冬季三九开启中医药“穴贴”

□ 沙会堂 许牡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转变,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医药正不断地焕发出新生机。

作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徐州市中医院凝聚全院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夯实“专科专病”的建设基础,坚定不移地走中医特色的“品牌”之路,走中西融合的“技术”之路,走“院荣我荣,科荣我荣”的发展之路,走“基础优秀,专科优秀,专病优秀”的振兴之路,全面扩大医院影响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夯实核心基础走中医特色的品牌之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几千年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的结晶;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财富,是每一位中医人的使命与担当。

面对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和新挑战,徐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范从海说,徐州市中医院坚持贯彻“尊重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中医特色品牌之路。

来到徐州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基地,浓厚的中医药传统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古色古香的就诊环境,意蕴深厚的宣传挂画,特色鲜明的功能区域。这里不仅环境优雅,诊疗手段也处处突显中医特色:针灸、艾灸、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来到这里,不仅能够感受传统文化气息,更能亲身体会中医药治病救人的魅力。传统医学讲究的是“治未病”,就是要将疾病的诱因扼杀在源头,防病于未然。较之治已病,治未病在方法上更全面、更主动、更有利于恢复健康,是世界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医推拿是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市中医院推拿科以传承创新为己任,在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指导下,合理使用中医推拿的诊疗和预防方案,坚持用人性化的“绿色医疗方法”为病友们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中医骨伤科传承经典,总结多位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药方剂,采用多种中医药治疗手段,建立起形式多样的中医特色治疗室,灵活运用西医手术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形成创伤中心、脊柱中心、关节中心三大专科建设群,为淮海经济区周边百姓提供全面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

中医脾胃科注重历代医家经验的总结和传承,形成了多种特色中医诊疗方案,开发了多种卓有成效的院内制剂及协议方汤剂,结合多种中医治疗手段,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等多种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受到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一致好评。

针灸脑病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设有记忆障碍、帕金森病、头痛、癫痫等四个专病门诊及心理咨询门诊。该科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疗法治疗优势,运用三十余种中医特色优势技术,在脑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屡创佳绩。

中医的发展离不开中医文化的渗透。徐州市中医院始终不忘初心,一贯秉持中医特色,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理念,每年秋冬季节举办膏方节;夏季三伏、冬季三九开启中医药“穴贴”;深入社区百姓中,推广中医养身理念;引领住院患者教习八段锦、五禽戏。每一项公益活动的开展,都将中医传统文化理念作为中医医疗服务的延伸,提升社会的中医文化自信。

相互补充协调发展走中西融合的技术之路

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着国际认同感更高、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交流合作更加顺利等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中医自身发展、现代医学、政策支持、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的挑战。现代医学借助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诊断和治疗准确性,对中医药发展带来很大冲击;中医治疗新项目、新技术缺少科研后劲;中医药人才培养时间、培养模式等受到很多制约,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面对这些困难,徐州市中医院又是如何破解的呢?徐州市中医院院长殷海涛表示:“我们目前做的,也一直坚持在做的就是为中医药发展插上现代医学的‘翅膀’,坚持走‘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西医融合的创新技术之路。”

今年年初,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名单,徐州市中医院骨伤科顺利通过评审,获评省级中医临床重点专科。骨伤科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属大外科领域,学科竞争异常激烈——基础雄厚的公立医院、实力强劲的民营医院,均在骨科领域颇有建树。作为一家中医医疗机构的专业科室,是如何在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骨伤科大主任杨六中表示:“我们紧跟医院发展战略,始终把“强化专科专病建设”作为科室贯穿始终的发展思路,坚持中西医结合模式,一方面不断学习运用现代医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更注重中医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创新。”

有了这个发展思路的指引,该科的医疗技术水平有了跨越式的提高,从原来只能进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等传统的骨折治疗,发展到可以开展很多的四级手术治疗等,如四肢骨折手术,再提高到可以进行腰椎颈椎手术、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骨盆骨折手术以及脊柱相关手术等。该院骨伤科紧跟微创时代步伐,先后开展了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多种骨折的微创手术,尤其在髓内钉固定领域取得了优异成果。

现代医疗离不开先进设备仪器的加持,医院目前拥有3.0T核磁共振、128层螺旋CT、DSA、数字减影X光机、消化内镜、腹腔镜、经皮肾镜、输尿管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设备。同时获批26项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重点专科优势病种攻关协作组。

“中医医院,首先是治病救人的医院,要能快速有效地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同时要符合现代医学规范,立足于现代医学基础;其次,要突出中医药特色,合理、规范、科学地找到中西医的结合点,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作用。”范从海和殷海涛对医院未来的发展思路有着清晰而坚定的共识。

与此同时,为加快实施医院中西医门诊标准化建设的方案,该院从规范医药服务,提升医院服务能力上着手,特制定了建设目标、建设任务、时间安排、保障措施等一系列具体实施方案,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条不紊地推进。

学科专业化、精细化走“基础优秀,专科优秀,专病优秀”的振兴之路

随着临床医学的精细化发展,为了让患者就医少走弯路,徐州市中医院的领导班子通过多方调研,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规律,促进学科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将亚专科建设当作头等大事,同时着力推进“专科、专病”建设。

走进徐州市中医院五楼妇科门诊,妇科肿瘤诊室、不孕不育诊室,一间间标识明确的门诊室整齐排开,来到这儿的患者很容易便能找到相关诊室对症求医。

为解决患者就医的这些难点问题,徐州市中医院妇科紧跟医院发展步伐,逐步进行了专业细分,设置了内分泌亚专科、不孕亚专科和妇瘤亚专科等3个亚专科,并通过设立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病门诊、专科门诊等形式,为广大女性患者提供了覆盖妇科全疾病谱、覆盖妇科疾病全过程的“全覆盖服务”。

妇科的专病专科建设仅是医院发展的缩影。截至目前,该院已成立27个亚学科专业组,开设96个专病门诊,拥有95个自制制剂品种,各类经方、验方207种,品种及使用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几乎覆盖了医院所有临床科室,形成了中医中药特色鲜明的专病专科集群。

此外,该院还积极组建多学科协作创新团队,建设和完善了包括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心血管病诊疗中心、肛肠病诊疗中心、脑病诊疗中心、皮肤病诊疗中心等在内的十二大诊疗中心,这些诊疗中心立足中医特色,做到内科与外科、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能够对患者进行有序、多学科的诊治。

经过几年的发展,徐州市中医院已成功创建一批诊疗能力叫得响的优势重点专科。医院现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专(学)科35个,其中皮肤科、心血管科、针灸科、护理学为国家级重点专(学)科;江苏省中医临床重点专(学)科7个;江苏省中医重点临床示范专科2个;徐州市重点专(学)科22个。医院还陆续建成李业甫、石学敏、孙光荣3位国家大师工作站,建成王如侠、孙凤侠、赵德光、罗玉国等一批全国名中医和江苏省名中医工作室。医院拥有78项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7项,市级课题60项。获国家成果奖1项,省级成果奖8项,市级成果奖2项。

医院要想持续发展,除了搞好学科建设,人才同样是关键。要在传统中医学思维模式下培养中医药人才,同时要掌握现代医学的诊疗手段和技术方法。为此,徐州市中医院制定了“没有小病,只有小大夫;没有小事,只有小格局”为理念的人才梯队建设路径,对内鼓励青年医师外出学习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对外聘请高水平人才充实临床、医技等诊疗一线。截至目前,医院有高级职称人员455名,拥有国家、省名老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6人,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人,全国、省、市名中医37名;省级优秀临床人才9人,省333工程重点人才3人,省中医领军人才及拔尖人才3人,省中医临床骨干人才7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名医1人,博士、硕士生导师26名;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聘教学职称44人,博士32人,硕士271人。

提升就医体验走“院荣我荣、科荣我荣”的发展之路

徐州市中医院成立于1956年,建院60余年来,一代代中医院人艰难创业、奋力拼搏,在中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道路上勇敢前行从不退缩。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他们仍将坚定不移地走“院荣我荣,科荣我荣”的发展之路。该院领导班子始终认为,高质量的发展不仅仅要有高水平的救治能力,还要有高品质的服务能力。今年,该院围绕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升百姓满意度,创新服务举措,提出“真心、贴心、热心”的“三心”服务模式。

让病人“好看病,看好病”是医院获得百姓认可的法宝。徐州市中医院坚持从细微处入手,优化就医流程,将服务患者落到实处。从门诊诊室布局到实行分层挂号缴费、分科候诊;从开设方便门诊到代煎、代寄中药汤剂,每一件小事都体现了医院管理的细致入微。为方便患者“好看病”,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指示标识随处可见,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多种预约挂号服务更是满足了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

徐州市中医院领导班子认为,“三心”服务不仅要体现在就医环境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要将其根植于每一位医护人员心中,“心中有患者”才能真正为患者付出真心与热心。不久前的一天,脑外科病房来了一位从急诊科匆匆转来的脑血管意外患者,情况十分危急。脑外科的护士小刘和小董一个立刻为病人吸氧、吸痰,一个进行心电监测,同时开放静脉通路。经检查,患者需要立即手术治疗,小董丝毫没有在意患者身上的脏物,有条不紊地进行术前准备:清洁周围皮肤,插上导尿管;小刘为患者抽完血,又进行吸痰,被痰液喷了一头一脸她也没停下手中的工作……最终,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家属感激不尽,称赞脑外科的医护人员“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在此基础上,徐州市中医院还以建设中医经典病房为发展契机,传承创新医院名中医专家经验;以发挥中医药疗效为目标,努力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能力,充分彰显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为百姓提供绿色、便捷、高效的中医健康服务。

作为一家肩负社会责任的公立医院,徐州市中医院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时时心系群众、事事为了人民、处处胸怀社会,在满足患者就医需求中,不断擦亮医院为民服务的鲜明底色。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最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国家中医药科技推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基本现代化中医院、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卫生系统行风先进集体”、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医院”、江苏省“医学计量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健康促进医院”、江苏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满意度第一名、江苏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满意度检查第一名、徐州市“人民满意医院”、徐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范从海书记表示:“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用‘真实力+硬功夫’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是徐州市中医院一直努力的方向。”接下来,医院将在“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发展理念上敢为善为,在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上务实落实,以“医心”为民的初心,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护人民健康,努力将医院建设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医特色强,中西医结合领先,综合实力水平高的三级甲等中医院”。(本版图片由徐州市中医院提供)

2023-11-17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用“真实力+硬功夫”铸就中医品牌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2996.htm 1 传承中医药精华推动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