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晓 米尧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国企改革重点工作安排,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添活力,创新打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三个标杆”,全力加速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
坚持改革强安打造安全生产管理标杆
公司牢记“安全第一”,围绕“四个管住”,改革创新管理措施,有效提升安全管控能力。
丰富计划管控手段。开设无计划举报渠道,线索查实给予5000元安全奖。针对擅自偷干躲避检查等问题,为督察人员开放基建、配网等平台权限,随时掌握项目里程碑计划,实现项目竣工后倒查有无作业计划。
强化分包队伍管理。明确工作负责人作为分包队伍评价主体,在项目进度款支付流程中增加“现场工作负责人签字”环节,缩短评价周期至月度,评价低于90分约谈分包队伍负责人。
健全现场盯控模式。制定公司领导、中层干部、专责(班所长)等管理人员现场履责标准,差异化明确同进同出、到岗到位、全过程到位三类履责要求,实现现场管理人员盯控“全覆盖”。截至目前,公司实现安全生产9100余天,外包领域违章占比、上级查处违章实现“双下降”。
坚持改革增速打造清洁发展先行标杆
公司大力实施“旗帜领航再登高创新驱动走在前”行动,紧抓特高压落点、“零碳泰山”打造、“储能之都”建设等机遇,坚持用改革思维破解电网发展建设难题,创新推进绿色清洁电网发展。
创新“十二举措”,提速攻坚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建设。围绕开工前七大权证,强化政企联动,创新实施“三机制、四创新、五政策”,夺取“陇电入鲁”权证办理“七个全线第一”,率先具备依法合规开工条件。工程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108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80万吨。
创新“绿色+智慧”建设模式,打造中天门第二电源智慧标杆工程。创新提出“与绿水青山相融合”理念,采用保护式建造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泰山植被二次破坏。工程解决了泰山极顶单电源供电隐患,有力满足景区未来10年负荷增长需求,被誉为“政企协作典范工程”,并获评国网首批智慧标杆工地、全国能源产业“绿能星”高质量系列一等奖。
创新主动服务模式,全力支撑“储能之都”建设。政企协同编制泰安市《关于促进盐穴储能储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优化接入电网全流程管理,平均压减接网服务时限30日;建立“日调度、周服务”跟踪机制,先后服务打造全国首座压缩空气储能商业电站、全国首批光伏竞价项目并网,打造全省首个“光伏+储能”项目示范。
坚持改革提质打造营商环境满意标杆
公司坚持以企业和项目需求为导向,改革攻坚服务难点堵点,创新升级减证明、压时限等集成服务,全面提升供电保障能力。
链条式服务快响应。针对全市13条产业链,建立“服务、工程、资金”三链长制,配套电网平均建设时长压减30%。为183个省市重点项目逐一配备专属电力专员,实现需求全天候受理、分钟级响应、链长限时督办。
契约式服务促落实。建立“多层级”立体包保模式,以契约式服务,双向约束配套电网送电、企业投产用电时间,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去年以来,紧急用电项目全部“入驻即送电”。
联动式服务提效率。建立配套管廊施工、电网延伸建设、报装容量失信惩戒“三项机制”,在全省率先实现水电气暖“联合报装、一码关联”,实行充电报装等17项业务“无证明”办理,实现供电服务“一件事一次办”。
画像式服务明需求。综合运用企业行业、用能特征等4类16项标签,走访掌握企业需求,画像企业用能状况,电力专员闭环服务、跟踪办理,全量开展“用电满意”回访调查,企业满意率达100%。
(作者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