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推动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北京调解实践

□ 付宁宁

近日,由北京市司法局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承办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交流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旨在纪念“毛泽东主席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贯彻落实全国调解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北京市调解工作新时代“枫桥经验”亮点成效,推动首都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李峰出席会议并致辞。各区司法局调解工作主管领导、调解相关科室负责人、市区两级调解协会负责人及调解员代表等15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调解中心主任巢锴代表行业专业调解组织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题发言。探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在多元商事矛盾化解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享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中打造“枫桥式”诉源治理的实践经验,并对进一步完善商事调解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巢锴表示,调解中心自2019年12月成立以来,始终以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为己任,在纠纷化解、企业风险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普法宣传、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常态化工作体系,建立了平稳高效的工作流程,塑造了卓越执行的价值观,创造出领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已累计受理全国各级法院委派案件213299件,结案198662件,调解成功155603件,调解成功率达78.33%。案件类型涵盖物业服务纠纷、买卖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劳动争议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等多种商事纠纷。“群众说事、行业说理、法官说法”,多元、高效、优质的解纷模式成为更多中小企业的首先选择。接下来,调解中心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一是建立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调解员工作队伍,建立常态化分级培训机制,健全资质认证、等级评定、职业水平评价等制度,完善调解员投诉处理机制,为新时代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储备优质力量支撑。二是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能力建设。加大投资、金融、证券期货、房地产、知识产权等领域调解服务力度,健全与纠纷化解效果相匹配的诉调对接、组织管理、流程规范等解纷制度,以及与市场解纷主体的专业能力、调解服务付出相匹配的保障机制。三是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调解管理平台。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与调解工作深度融合,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研判社会矛盾纠纷形势提供依据。全力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知识产权保护等助企纾困具体措施,依法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扎实推动调解服务、法治保障,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会议结合近年来首都调解工作实际,精选了“组织动员群众实现矛盾不上交的方法路径”“人民调解在基层多元矛盾一站式化解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调解助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关于行专调解的发展与展望”四个研讨主题,召集包括区调解协会、街道(乡镇)人民调解组织、个人调解室、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等各类型的16家调解组织代表进行交流发言。邀请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调解处领导及知名高校专家学者对发言进行现场点评。

会议通过现场热烈探讨与沟通,碰撞出新方法、新思路,为不断促进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枫桥经验”、推动新时代新征程首都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凝集智慧、凝聚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

2023-11-13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北京调解实践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2798.htm 1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推动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