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吉单
从理论学者到国内顶尖环境工程创新研究者,曾林慧凭借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环境工程领域稳步前行,不断实现个人突破,成为业内人士口中的“治水先锋”。“我从不畏惧困难,相反,我将其视为我走向更高舞台的台阶。”曾林慧简短的话语中透露出经过历练后的从容与决心。
专注城市治水
做环境工程领域的忠实“追随者”
曾林慧是环境工程领域的佼佼者。作为杭州市西湖区城市管理(河道)监管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她负责河道管理相关的大小事项,牵头组织开展河道重点项目管理以及项目重难点的攻坚。她参与了东穆坞溪清水入城,防汛一体化平台——政府投资项目信息一体化项目建设,浙大路、黄龙路等“两美浙江”建设,城市道路提升改善工程等“五水共治”“G20”峰会系列治水项目,负责项目全过程管理与技术指导,有效缓解了城西内涝状况,城市水环境功能进一步提升,为杭州乃至全国的水环境治理发展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作为环境工程领域的忠实追随者,我只有时刻对自己提出高要求,才能在治水领域有所发展。”曾林慧说。
“在进行实践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科技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不断冲击着各行业的发展。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技术可能是今后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曾林慧表示,越早开始钻研技术,越容易占据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
潜心创新研发
做智慧化治水技术的“推动者”
从2015年开始,曾林慧就开始了环境治理创新技术的研究,通过新技术提升环境治理效率。2017年,曾林慧与团队研发的“螺旋排气集污阀”及“DNA双螺旋微米级滤芯”问世。这两项新型技术专利相继投入市场,收获合作方的一致好评,至今累计生产数量超过100万件,众多业内专家对此表示高度赞赏,认为该专利的发明是环境工程治理领域一次质的突破,供水净水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近年来,她仍坚持探索环境工程领域与智慧技术结合的可能性,参与西湖区城市管理局智慧治水管控平台的建设,为日常的河道管理带来突破性的转变,赋能协同合作管理、精准管理。不仅如此,工作之余,曾林慧还潜心投入创新技术的研发,持续产出多项卓著成果,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滞留设施雨水径流评估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系统”等,这一系列治理系统为智慧化现代化治水提供了新的引擎,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环境治理工程和环境治理水平的进步。
喜分享促交流
做推动行业进步的“赶路者”
在实现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曾林慧仍持续学习,积极参与国内外各项交流会和论坛。在第九届中国农村和小城镇水环境治理论坛暨第三届村镇环境科技产业联盟论坛、2019年的第四届全国制药废水、废气、危废处理新技术以及新成果与新装备应用推广交流会等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会议中,总能看见曾林慧的身影。
在时代洪流中默默奠基,以创新性技术推动行业向前迈步,用无私分享促进行业合作交流,作为中国环境工程领域的顶级研发专家,曾林慧以一己之力,成就环境工程行业的新传奇。对于我国环境工程领域接下来的发展,曾林慧充满了期待。“前路艰辛,但是我有信心成为风雨兼程的赶路人,为行业的发展作贡献。”曾林慧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