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

不存放 零填埋 小型垃圾焚烧站有望走俏

小型生活垃圾清洁热解示范站 (尊峰环保供图)

□ 本报见习记者 陈 雯

□ 本报记者 王军善

你想象中的垃圾焚烧电厂是什么样的?绿树、草地、新鲜空气……过去,这些很难让人将其与处置垃圾的环境联想到一起。

近期,在尊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尊峰环保”)总经理张二朋带领下,记者来到其焚烧站所在的北京市某园区,在园区一角,记者看到有一幢造型颇具科技感的建筑,高不过两三层,占地150余平方米。站内站外,地面一尘不染,没有噪音、没有烟气,甚至没有垃圾堆放,现代化的设备、清洁明亮的中央控制室、先进无味的处理工艺等,令人大开眼界。

焚烧厂的建设,能不能既降低运营的成本,又提高排放的标准,同时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起居?大型焚烧厂固然有吞吐量大、循环发电的整体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有高运行成本、远距离运输、垃圾预处理复杂等方面的劣势,小型垃圾焚烧站的概念由此应运而生。

垃圾焚烧将代替填埋

焚烧为何成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

就垃圾填埋而言,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产生20亿吨城市垃圾,有3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变成垃圾场。因为垃圾填埋处理需要巨大的填埋场地,填埋场堆放垃圾多年后会矿化,不能重复利用。同时,混合的生活垃圾填埋随着堆存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会产生废液废气,污染环境。以广州为例,据《羊城晚报》报道,2016年,广州大部分生活垃圾仍需要填埋处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填埋技术较难控制对空气和水的污染,个别填埋场还曾发生火灾和滑坡等事故。

为加快补齐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短板弱项,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发展以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到2023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原则上地级以上城市以及具备焚烧处理能力的县(市、区),不再新建原生生活垃圾填埋场。

垃圾处理即将跨进“零填埋”时期之际,《实施方案》要求“在生活垃圾日清运量不足300吨的地区探索开展小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试点”,小型焚烧在生活垃圾治理领域,被赋予“补短板强弱项”的积极身份。

垃圾焚烧设施该“大”还是“小”

近日,记者采访了尊峰环保董事长言政,关于垃圾焚烧设施是做“大”还是做“小”,言政做了详细介绍。

“大型垃圾焚烧厂落在哪里都会令人生厌,就是我们常说的邻避效应。”言政介绍,大型的垃圾焚烧厂,一次要处理的垃圾数量大,因此要经过预处理工序,垃圾堆放形成的渗滤液,是垃圾臭味的主要来源。

另外,一旦出现设备故障或每年例行检修时,大量原生垃圾只能应急填埋,通常大型设施降温检修需要两个月。“这个期间,每天还是有垃圾不断地运过来,这些垃圾怎么办?要么是建设备用的燃烧机组,要么是配备应急填埋场。”也就是说,“零填埋”在设备故障和检修期间,很可能会成为尴尬的伪概念。

除了渗滤液、应急处理等造成的邻避效应,焚烧厂建设的成本也是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

“‘投不起’是当前县域焚烧设施遇到的最大难点。”常年在各地负责尊峰环保产品市场推广的市场部经理赵作宁介绍,考虑到建设成本,跨县域统筹建设被列入规划,各县域距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较近的区域基本可以正常运转。但不可避免的问题是,距离较远的大部分区域需要建立多级的中转设施并配备中转车辆,这一中转运输过程,谁来买单?谁来监管?会不会出现不能运转或就近私运私埋的情况?

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大型垃圾焚烧厂往往“吃不饱”,一般大型焚烧站日处置量可达500~1000吨,如果实际处理的垃圾量不能达到这个数字,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目前,国内旗下在运行垃圾焚烧厂超过10家的企业,大多已通过在A/H股上市,为其扩张提供更多的“血液”。例如,光大国际、绿色动力、三峰环境、伟明环保、启迪环境、旺能环境、瀚蓝环境、中国天楹等十余家上市公司,都曾从资本市场募资数亿到数十亿元,用于垃圾焚烧项目建设。

2019年底,光大国际的相关项目在运营数量为83个,在建项目31个,筹建项目30个;绿色动力在运营项目21个,在建项目8个,筹建项目14个。启迪环境虽未直接披露相关数字,但其表示存在逾140亿元的在建工程,主要是固废在建项目。

真正实现“不存放、零填埋”

我国广大的县级地区(人口100万及以下)日均生活垃圾量在300吨以下(人均日产垃圾量1.5~2.2公斤)。依托现有的工艺路线和技术设备建设300吨以上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其投资回报无法平衡,导致国内多个项目建成后无法正常运营。

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制发布《“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条件、地域特点、人口分布、运输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探索出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成熟高效、经济适用的焚烧处理模式。

什么样的焚烧处理才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模式?

尊峰环保商务部经理寻中杰告诉记者,县域和偏远城市的垃圾处理,适合推广小型化的垃圾焚烧设备。大量县级地区生活垃圾清运量小,不具备建设规模化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条件。小型化垃圾焚烧设备,可以看作是焚烧厂在县域和边远地区布局的补充。

《发展规划》也把开展小型焚烧设施试点示范作为“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明确要求人口稀疏、垃圾产生量少、不具备建设规模化垃圾焚烧设施的地区开展分散式、小型化焚烧处理设施试点示范,着力解决小型焚烧设施烟气达标排放和飞灰安全处置方面相关技术瓶颈。

大型垃圾焚烧厂占地大选址远,小型垃圾焚烧站虽然离生活垃圾更近了,但会不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无论是可感的臭味、烟尘,还是燃烧后肉眼不可见的有毒气体释放,都是新建垃圾焚烧站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尊峰环保建设的小型生活垃圾清洁热解示范站内,记者看到,在150余平方米的房间里,模块化设备紧凑摆放,通过白色管道依次相连,像是配合有序的消化系统,垃圾被设备“吃”进去后即凭空消失,只有屋顶的烟囱静静显示着这里有气体排放。赵作宁介绍,烟囱口有探测空气成分的传感器,一旦烟气排放超标,监管部门立刻就能接到警报。实际上,垃圾经其设备处理后排放的气体,符合国标、欧标、日本标准及国内各地方标准,其中最关键的污染物二噁英浓度比欧标还低1~2个数量级。

据了解,经过有关部门的层层把关,尊峰环保的技术成果入选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是小型化垃圾焚烧设施领域第一家入选的企业。

在江苏常州,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我国第一个建在社区,与周边居民“零距离”友好相处的垃圾发电厂,是一个使得周边房价不跌反涨的垃圾发电厂。

中华环保联合会废弃物发电专委会秘书长郭云高说:“目前,地方尤其是不发达地区还没有意识到市场的变化。2022年,很多垃圾焚烧发电投资集团较为慎重,投资项目较少。行业早已经觉醒,但偏远地区需要多长时间回过味来?可能就在这两年。”

2023-11-06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2603.htm 1 不存放 零填埋 小型垃圾焚烧站有望走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