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呈现“三稳四好”态势规模逐季扩大

□ 本报记者 安宁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外需走弱、价格下跌,叠加去年高基数影响,我国外贸增长面临不少压力。

“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人民币。”10月13日,国新办就2023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会上对前三季度特点进行介绍。具体来看,外贸规模稳中有增;民营企业进出口较快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大宗商品、消费品进口扩大。

值得关注的是,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进出口总值的46.5%。另据海关总署近期组织编制的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指数,该指数由2013年基期的100升到2022年的165.4,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持续增强。

规模稳主体稳份额稳趋势好活力好潜力好发展好

吕大良认为,“稳”是基本面。一方面是规模稳,二、三季度,进出口均在10万亿元以上,保持了历史较高水平;另一方面是主体稳,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增至59.7万家,其中2020年以来持续活跃的企业进出口值占整体的近8成;此外是份额稳,根据初步测算,前7个月,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稳”是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外贸抗压抗逆能力的集中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在稳的同时,当前外贸运行还呈现出“好”的积极变化。吕大良介绍,一是整体趋势好。进出口规模逐季扩大、月度走势向好;特别是9月份,在环比少3个、同比少1个工作日的情况下,规模创下年内的月度新高,如果剔除工作日差异影响,9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长0.9%。

二是民企活力好。前三季度,民营企业月度进出口增速均高于整体,民营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22.7%,汽车、工程机械、电子消费品等领域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三是市场潜力好。前三季度,我国对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33.7%、6.7%和5.1%,均高于我国外贸整体增速;近期,我国对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进出口也明显改善。

四是平台发展好。前三季度,我国21个自贸试验区进出口5.65万亿元,增长4.6%,占我国外贸整体比重进一步提升到18.3%;海南自贸港进出口增长20.3%。

传统优势产品企稳绿色动能持续发力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实现了0.6%的增长,特别是近两个月,出口呈现出更多积极变化,8、9月出口规模连续扩大,环比分别增长1.2%和5.5%,趋稳回升态势明显。

传统优势产品企稳。吕大良介绍,近两个月,我国消费电子产业链上的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企稳向好,集成电路出口在8月份由负转正,9月同比增速提升到2.8%;手机、电脑9月出口环比分别增长124.9%和8.3%,同比降幅较8月份分别收窄14.3和13.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国打造绿色低碳新增长点的成效凸显,带动了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我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7989.9亿元,同比增长41.7%,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达到4.5%。

出口有望趋稳向好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对于四季度的出口走势,吕大良分析说,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稳仍然是出口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我国出口综合竞争优势仍然稳固。

“总体来看,政策给力、企业努力、各方合力,四季度出口趋稳向好势头有望继续巩固。”吕大良介绍,今年海关总署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6条举措,各直属海关也相应出台细化配套措施,强化政策协同效应,深入企业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助力外贸稳定发展。

据介绍,下一步,海关总署将从促进物流畅通、贸易便利、助企减负增效、支持创新发展等方面为企业赋能,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2023-10-15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2086.htm 1 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呈现“三稳四好”态势规模逐季扩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