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陕西亮出“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成绩单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翻了两番,36项典型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108个国际友城遍布五大洲41个国家,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2万列、服务企业超1.65万家

本报讯 记者李建飞报道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十年来,陕西省以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为主要目标,以建设‘一带一路’五大中心为重要抓手,主动担当、系统谋划、积极作为,全面开放的新优势正在加快形成,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局中的作用更加突出。”10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迎军在介绍陕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总体情况时如是说。

十年来,陕西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开放战略,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中勇担当,在承接重大战略任务后有作为,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时显特色。推动实现与中亚五国国际友城全覆盖,国际友城遍布全球五大洲41个国家,数量达108个,国际友好“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在经贸、人文等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一系列创新实践,36项典型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统筹推进“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建设。打造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金融五大中心,制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专项规划等纲领性文件,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取得显著成果,陆续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实践与经验。中欧班列(西安)成为全国中欧班列的排头兵,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成为展示现代农业的示范样板,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为国际教育合作的新典范,与中亚联合考古成为丝路“金名片”,秦医秦药“走出去”深入沿线百姓心,隆基绿能等陕企成为绿色丝路先行者。十年间,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翻了两番,年均增长18.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12.4亿美元,占同期全省对外投资总额的23.8%,双向直接投资规模累计达120亿美元;跨境收支规模从115亿美元增加至219亿美元,年均增长7.42%,经济往来覆盖132个国家和地区。

依托中欧班列(西安)打造国际贸易“黄金通道”。经过十年发展,中欧班列(西安)已成为陕西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为构建面向“一带一路”的现代物流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2万列,服务企业超1.65万家,已成为国内运输时效最快、线路辐射最广、服务功能最全、综合成本最低、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五最班列”,构筑起一条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黄金通道”。

依托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搭建“空中丝绸之路”。积极发挥陕西作为中国地理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持续拓宽国际航空网络,先后开通多条重要洲际客运航线。今年以来相继开通至塔什干、比什凯克、阿斯塔纳、阿什哈巴德、杜尚别的国际航线,实现中亚“五国六城”通航全覆盖,“空中丝绸之路”不断织密。积极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空港聚集普洛斯、丰树、日立和“三通一达”等近200家现代物流企业,建成投运物流园区13个,落户东航、海航等14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和芬兰航空、大韩航空等15家外航办事处,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航企聚集区、功能最全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386条客货运航线,其中国际客运航线83条,全货运航线45条,开通4条第五航权航线,加速构建“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航线网络格局。

刘迎军表示,陕西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互联互通合作,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共创发展新机遇、共谋发展新动力、共拓发展新空间,进一步夯实“一带一路”五大中心,力争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2023-10-13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翻了两番,36项典型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108个国际友城遍布五大洲41个国家,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2万列、服务企业超1.65万家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1942.htm 1 陕西亮出“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成绩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