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区域观察

“电器之都”乐清:六个“聚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样板

——专访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战略部副主任张新民

鸟瞰乐清 (乐清市发展改革局供图)

□ 本报记者 张海莺

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县级市乐清,地处东南沿海地区,是以“小商品、大市场”经济发展格局著称的“温州模式”主要发祥地,是典型的专业功能县。乐清民营经济发达,拥有高低压电气和电子元器件等10多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国电器之都”等20多张“国字号”金名片、15家上市企业、4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

2022年,乐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2亿元、财政收入139.39亿元。2002年至2022年的20年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10.7%,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第13位,蝉联2021年、2022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

日前,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城市战略部副主任张新民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乐清在产业提质升级、空间格局优化、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城乡融合发展、环境宜居宜业、历史文化传承等6个方面聚力,走出一条具有乐清特色、时代特征的高质量之路。”

聚力产业提质升级增强优化核心引擎

记者:作为“中国电器之都”,乐清电气产业成功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国唯一以县域为主导命名的25个入选集群之一。乐清聚力“产业提质升级”主要有哪些创新举措?

张新民:聚力“产业提质升级”,做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一是加速推进电气产业集群蝶变。乐清先后出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120条”等政策,大力开展“千企智能化改造”,通过补助标准提升、高效兑现、金融助力等措施,智能化技改呈“井喷式”增长。近3年,共完成854个技改项目,兑现财政补助5.6亿元。特别是2022年,新增智能化技改305个,下达补助资金2.16亿元,电气产业本地配套化率达85%。乐清电气产业获评国家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域为主导命名的集群。乐清智能电气产业占到全国65%的市场份额,带动60多万新居民在乐清安居乐业。

二是构建完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乐清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文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市。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04.14亿元,累计增速1.3%,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77.9%,位居温州各县(市、区)第一。

三是建设电气产业人才蓄水池。乐清深入实施“引才计划”,围绕“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贯通”目标,聚焦产业需要,推行“揭榜挂帅·全球引才”等攻关模式,吸引高端智力资源集聚。2022年,推动51家企业和167位高端人才建立长期联系,申报国家级、省级“引才计划”入选8人,新引进博士后17人,新招引大学生19198人,新增技能人才16932人次,共认定81家企业的170名技术岗位人员为实用型人才。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持续提升民生保障

记者:发达的民营经济、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创新活力,为老百姓富裕富足奠定了幸福的根基。乐清城市建设和保障民生有哪些具体措施和亮点?

张新民:聚力“空间格局优化”,做优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一是构建“一心三组团多点”的县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在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的同时,打造南部瓯江北岸现代化产业新城、中部港产城联动的港口新城、北部山海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二是打响“醉美之城·幸福乐清”城市品牌。谋划实施总投资662.5亿元的新型城镇化项目123个。三是提升综合交通便利度。乐清综合交通年度投资连续10年居温州各县区首位,10年总额迈上500亿元历史高位,入选温州唯一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县。

聚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提升高质量发展民生供给。一是深化教育资源优质共享。乐清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公办学校覆盖率达91.06%。创新线上教育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乐清教育“e课堂”被确定为浙江省教育领域第一批数字化改革试点。二是深化医疗资源优质共享。建成投用浙江省首个县域远程医疗服务中心,累计完成远程诊疗超4万多例,县域就诊率由2019年的61.69%提升至2022年的90.4%。三是发展普惠养老托育服务。推进全龄友好社会建设,2022年乐清市财政投入1.8亿元建设区域性公办养老机构。

锚定共同富裕目标擦亮生态人文底色

记者:乐清以打造浙江共同富裕县域标杆为目标,聚焦城乡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可圈可点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张新民:聚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样板。乐清以上榜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成为浙江唯一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10个直接联系试点之一为契机,一体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未来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城乡融合、优势互补、县域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是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近年来,乐清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单村水站提标改造,彻底改善了山区群众饮用水条件。二是城乡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两进两回”,即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取得显著成效。三是“村企共建”稳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先富带后富制度优势,迭代“村企共建”发展路径,促进乡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聚力“环境宜居宜业”,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近年来,乐清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积极接轨融入浙江省“大花园”“五美”新温州大战略大格局,迭代升级“全域美”建设八大行动,全域描绘、全面提升、全景展示新时代乐清版“富春山居图”。

聚力“历史文化传承”,塑造高质量发展精神家园。近年来,乐清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社会新风尚,高水平推进文化建设。

记者:乐清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密码、幸福密码何在?

张新民:乐清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密码主要源于三点:坚持改革创新是活力之源。乐清围绕系统优化,提升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一系列改革,释放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坚持做强产业是富民之路。乐清把做好产业作为带动就业、增加收入、创造税收实现强市富民的根本之路,在产业集群、科创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创新举措。坚持民生为本是执政之要。乐清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社会事业各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新局面。

2023-09-22 ——专访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战略部副主任张新民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1666.htm 1 “电器之都”乐清:六个“聚力”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样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