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丽珍 舒昊 何青梅
巡查背街小巷、消除安全隐患、化解邻里纠纷、美化社区环境、慰问困难群众……广东省深圳市龙华街道自去年8月推行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以来,持续深化工作机制模式,不断延伸基层治理触角,努力答好服务群众“新考卷”。如今,定格化管理服务已经融入龙华街道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组织建设等方方面面,推动辖区变得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人在格中走,情在格中知,事在格中办,梦在格中圆”,绘制出一幅幅温暖幸福的民生图景。
从“网格”到“定格”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定格化管理服务,就是把负责的片区、网格、楼栋格大大小小的事情办好,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之所急,只要居民有需要,我们就及时出现。”龙华街道一位机关下沉党员道出了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初衷。
龙华街道是深圳市名副其实的“特大型街道”,总面积仅19.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管理服务人口近90万人。面对人口密度高、治理压力大的困境,龙华街道亟需创新机制体系。一是管理精细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颗粒度需要进一步缩小。二是下沉人员责任需要进一步明确,服务单元需要进一步固化。三是需要建立快速平急转换机制,出现突发事件时能第一时间激活各层级指挥体系,迅速响应、高效处置。
基于此,龙华街道按照龙华区委组织部要求,2022年在社区网格化管理基础上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在全市率先推出党建引领定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将13个社区细分为85个片区、611个网格、1830个楼栋格,下沉机关干部1830人,吸纳2883名党员担任兼职楼栋长,实现全员入片入格,逐步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片区—网格—楼栋格”五级联动工作体系。
“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创新机制,定格化管理服务的最大优势在于精细分格、直达楼栋,全员入格、责任到人,有力推动传统‘条’上的资源、服务、管理更多地向‘块’上集中,落地社区、沉入格内,真正实现居民说话有人听、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让为民办实事从‘最后一米’变为‘零距离’。”龙华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定格化管理服务的探索实践,不仅推动基层治理更加精准化、精细化,也让每个定格化人员有了自己的“责任田”,形成一种固定和长久的管理新模式。一年多以来,定格化工作人员分片包干、常态入格,小到换灯泡,大到邻里纠纷,随时响应“格”里居民需求,构建起最直接最稳定的党群干群关系。
从“精治”到“善治”行走格内一线解难题
“我家门口的雨水管道堵塞了,这几天接连大雨,如果不尽快疏通的话,极易造成严重积水,请你们帮帮忙。”定格化工作人员接到格内112栋房东的电话后,火速前往现场实地勘查,同时联系龙华排水公司帮忙。查明原因后,定格化工作人员立即协调施工单位开展“清管行动”,及时避免了水涝隐患。
如今,龙华街道在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模式下,推动全员行走一线、破解难题,推动服务一站到底、问题一抓到底,实现基层治理从“精治”到“善治”转变,着力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挂点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带领片长、网格长、楼栋格长到相应片区、网格、楼栋格巡查走访,合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环境卫生整治、困难群体帮扶救助等工作,全面提升居民服务、矛盾化解、安全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已累计整改隐患7472处,调解矛盾纠纷1655宗,关爱服务8万余人次,基本上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定格化工作人员还经常活跃在楼里巷外,变身“调解员”化解矛盾。前段时间,富泉北区定格化团队在行走过程中发现一起集体讨薪事件,立即上前制止,缓和群众情绪,现场释法明理,并召开现场协调会商讨解决办法,最终得以妥善化解。
近期,龙华街道还开展了“定格+反诈”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姜头新村李先生最近遭遇电信诈骗,正欲转账时,接到定格化工作人员的电话。随即,定格化工作人员赶往李先生家中,耐心细致讲解相关防诈知识和案例,使李先生避免了10万元的经济损失。
“定格+关心关爱”也是定格化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三联社区楼栋长及妇女干部连续3次到和平小区走访慰问困境妇女张女士,为她送上龙华街道妇联“巷里暖阳”项目准备的关爱慰问包,同时联系多方资源,为张女士找到一份工作,解决其就业问题。
从“探索”到“体系”深化管理服务提品质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龙华街道不断建立健全定格化管理服务制度体系,从定格化关心关爱、安全生产管理到矛盾纠纷调解、文明城区建设,从工作职责、工作指引到工作会议、培训指引再到考核办法,定格化管理服务制度已一体化配套。街道党工委还将每周四确定为街道“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日”,街道、社区干部全员入格开展工作,定格化模式脉络日渐清晰,治理框架趋于稳定。
龙华街道近期启动“支部联片、党员入格”工作,推动286个党支部和2677名居民、企业党员“联片入格”,这是龙华街道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又一次探索升级。“‘支部联片、党员入格’工作与我们街道去年至今一直推进的基层组织力提升行动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堡垒先锋作用,让广大党员入片入格、就近就便服务居民群众。”龙华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说。
龙华街道还不断推进13个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积极探索本社区治理的经验路径,形成了一批具有社区特色和优势的定格化品牌。景龙社区创新打造“1个张书政调解工作室+N个亲邻调解屋”。“定格+调解”模式得到龙华区委组织部肯定,并开展全区跟岗学习。清湖社区探索“楼栋长职业化”社区治理新路径,培养全职楼栋长,推动楼栋长自治。油松社区打造“互联网+定格+智慧终端”综合数字化平台,设立日常巡查、关心关爱、隐患排查、居民议事、党员中心、格内事等功能模块,一键实现楼栋情形摸得清、安全隐患把得准、暖心关怀送得到。
龙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定格化管理服务可以让各社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让基层治理“多点开花”。比如,玉翠社区定格化工作人员依托汽车站党群服务V站和“幸福小推车”“固定+移动”双阵地,为来深圳建设者提供各类暖心服务,帮助他们安居乐业。
从“有形”到“有效”实现群众幸福感升级
清湖新村内,在定格化工作人员的专项清理下,一度有僵尸车、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路面恢复了以往的整洁畅通;“张书政调解工作室”里,调解员对租户与房东耐心劝解、释法析理,最终矛盾纠纷圆满解决;龙园社区居民家中,定格化工作人员为独居老人送上崭新电饭锅和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一幕幕暖心画面,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作为全区定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先行地,龙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服务为本、创新赋能,取得了“管理颗粒度更小、基层治理力量更强、责任田意识更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治理效能更凸显”的初步成效,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社会的关注。
“居民碰到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我们。我们以群众事为事、以百姓心为心,老百姓心里自有一杆秤。”一名网格员说,定格化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有事找定格”成为群众的共识。
龙华街道依托定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按照“定期走访、每日联系、团队帮扶、一帮到底”原则,全面摸排辖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困难人员279人,并针对一些身患重大疾病、需要常态化关心帮助的困难群体,开展“牵手连心”活动,辖区片长、楼栋格长定点走访联系,主动链接资源给予帮助,逐步成为居民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身边人”。
一网情深,格格有爱。走在龙华街道的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夕阳西下,大爷大妈在花园散步遛弯,孩子们在篮球场挥洒汗水。楼栋格内,工作人员与居民亲切交谈,“有事没事常来看看”,共同把家园建设得更加平安幸福美好。目前,定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已在全区铺开,一批又一批走近群众、担当作为的党员干部不断涌现出来,形成了强大的基层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