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视窗

兜牢民生底线聚焦百姓关切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谈推进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 高蕾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在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围绕推进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介绍了情况。

特殊困难群众需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民政部部长唐登杰在发布会上表示,民政部坚持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方针,持续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介绍,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救助保障标准,到今年6月底,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8%、8.5%。今年1~6月,全国累计支出低保、特困和临时救助资金1265亿元,比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今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完善了老龄工作体制,将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等职责划入民政部。

唐登杰表示,民政部将紧紧抓住“十四五”重要窗口机遇期,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路子。

今年5月,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公开发布。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司长俞建良表示,为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民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2023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会同财政部实施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持续推进新建居住区同步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持续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介绍,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不断加大便民利民惠企力度。在社会救助领域,实施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在养老服务领域,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在婚姻登记管理领域,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范围由7个省份扩大到21个省份,覆盖了我国总人口的78.5%。

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民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李保俊介绍,国务院颁布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后,民政部持续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严格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完善命名规则,规范工作程序,积极推进地名方案编制,落实备案公告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备案公告工作平台。同时,持续推进地名标准化,对不规范的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规范地名的拼写和译写。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进一步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深化地名文化保护宣传,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李保俊说。

2023-09-18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谈推进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1538.htm 1 兜牢民生底线聚焦百姓关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