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帅
日前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上,清科“2023年中国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榜单”正式揭晓,厦门市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入选“2023年中国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30强”,是福建省唯一上榜的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
2015年4月,集美区积极拓展“财政+金融”发展路径,正式设立集美区产业引导基金,基金总规模为30亿元,为厦门市首个区级产业引导基金,在引入社会资本、力促当地产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集美区通过做强做大区级产业引导基金和杏林湾基金聚集区,打造了厦门颇具影响力的金融服务高地,成为集美区强化资本招商、吸引优质项目的“烫金名片”。
“2022年年底,集美区产业引导基金进一步升级为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扩大至100亿元,涵盖产业子基金、天使子基金、参股母基金、产业直投基金,将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集美区金融事务中心主任汤春海表示。
构建高质量发展金融生态链
“截至今年1月底,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已投资设立子基金30支,基金规模621亿元,居福建各区(县)之首。据母基金周刊(FOFWEEKLY)观察,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出资参股子基金增加触角,已收获泽璟制药、瑞科生物、中创新航等20余家IPO项目。”FOFWEEKLY相关负责人在2023母基金年度论坛上介绍说。
据介绍,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自设立以来,统筹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源的撬动作用,吸引优质资本推动行业升级,其合作机构涵盖全国社保基金、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国家级引导基金,鼎晖、博裕、源峰等国内外头部投资机构,以及海尔、中交、国贸等世界500强企业。
2018年11月,杏林湾基金聚集区正式揭牌,系厦门市首个基金聚集区、首个区域金融服务“人才驿站”,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以股权投资类、期货证券交易类、资产管理类为一体的金融生态链。
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基金+基地”的双轮驱动成功构建起高质量发展生态圈,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服务实体产业,在培植税源、产业扶持、招商引资、人才培养等方面助推集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入驻企业规模突破1880亿元,今年以来净增280亿元、日均新增超过1亿元,基金规模位列省内各区县第一,占厦门市总量约40%,荣登投中“2022中国最具特色基金小镇TOP10”,成为福建唯一上榜的基金小镇。
资本聚集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6月9日,由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参股子基金——鼎晖厦门基金投资的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至此,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培育上市企业累计达24家。
一直以来,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坚持投早扶小、投强培大,提升投资质量,加强投后管理,努力培育更多企业上市,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在一片金融浪潮中,集美区紧抓机遇,在全市各区中率先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并坚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把与基金对接、谈判中收集到的市场需求、行业痛点纳入顶层设计中,切实做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紧密结合。”集美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马亮介绍说,集美区在各区中率先出台股权投资类企业奖励办法,并在2022年针对股权投资行业“募投管退”全链条发展的痛点出台《厦门市集美区促进私募基金行业发展办法》,扩大政策覆盖面,进一步增强对社会资本的撬动效应,众多股权类投资企业纷纷落户集美,市场化的敏锐触角形成强劲的“磁石效应”。
在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广泛吸收社会资本的基础上,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以公共资源的角色达成“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政策性目标,搭建起“创客·集美”资本项目对接会、集美区人才驿站、集美产业发展伙伴三大创投平台,为基金、企业、区直部门搭建信息互通的桥梁,充分发挥投融资与赋能作用,扶持辖区内创新创业发展,积极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集美区通过区产业投资基金、杏林湾基金聚集区“基金+基地”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叠加优势,构建了强有力“资金池”资本聚集中心,为加快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区域经济新优势提供重要资本支撑。在2022年度厦门市各区基金到资情况排名中,集美区在数量和规模上都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产业基金的“源头活水”激活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磁吸”后劲足发展态势良好
“我们以‘基金+基地’模式为依托,充分发挥金融资本‘蓄水池’和‘动力核’作用,驱动基金助力企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双轮’前进。”马亮同时也是集美区专业化招商平台——集美区招商服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马亮表示,集美建立起了“基金招商、产业布局、专业化服务”的招商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基金“立体招商”新模式。
近年来,资生堂首支产业基金、五矿集团、紫金矿业、爱美客等新业态基金纷纷落户杏林湾基金聚集区,产业生态进一步丰富。2022年,祥峰QFLP、和永QFLP两支外商投资基金落地聚集区,其中祥峰QFLP系2022年厦门市规模最大的QFLP基金。矽杰微、国科环宇、泛蓝新能源等10余个产业项目也在基金招商的推动下相继落地。
“集美这边产业基金市场化运作程度很高,政府工作效率也很强,半导体供应链也比较完整,有利于我们企业的发展壮大。”从上海迁来集美的雷达芯片领军企业矽杰微董事长卢煜旻说。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集美区产业投资基金及其参股子基金投资辖区项目共计129家,其中不乏像埃特曼、爱逸食品等从深圳、上海等一线人才高地城市迁址到集美落户的优秀人才项目。基金“磁吸”而来的项目也呈现出质量好、发展后劲足、落地转化快的良好态势,其估值合计约417亿元,其中估值过亿元的有35家,国家及省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计12家。